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3,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尺地
尺五天
尺咫
尺璧
尺度
三尺剑
七尺躯
尺蠖
尺籍
寻尺
枉尺
天尺五
丈尺
尺纸
书尺
《漢語大詞典》:尺地
一尺之地,极言其小。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汉书·主父偃传:“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餘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唐 韩愈 《荐士》诗:“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明 吴宽 《丛桂堂前五咏·藤》:“墙头何须附,尺地幸相容。”
分類:一尺
《漢語大詞典》:尺五天
(1).比喻离帝王极近。 唐 杜甫 《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怱怱忽过白鸥边。” 元 王恽 《直中书省》诗:“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锁秋烟。”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北溟水击三千里,南斗云开尺五天。”
《漢語大詞典》:尺咫
咫尺。喻极近的距离。 南朝 宋 鲍照 《春羁》诗:“佳期每无从, 淮 阳 非尺咫。” 明 何宇度 益部谈资卷下:“郡斋望隔江羣山,尺咫七峯,分列若屏。” 清 赵翼 《扈从木兰》诗:“堪笑择地者,尽力争尺咫。”
分類:距离
《國語辭典》:尺璧  拼音:chǐ bì
语本《淮南子。原道》:「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直径一尺大的璧,极言大而且珍贵。《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矣。」
《國語辭典》:尺度  拼音:chǐ dù
1.计量长短的定制。《宋书。卷一一。律历志上》:「后汉至魏,尺度渐长于古四分有馀,夔依为律吕,故致失韵。」
2.法度,法制所规定的范围。如:「放宽尺度」、「电影尺度」。
《國語辭典》:三尺剑(三尺劍)  拼音:sān chǐ jiàn
剑。古剑长三尺,故称剑为「三尺剑」。唐。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宋。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分類:三尺
《國語辭典》:七尺躯(七尺軀)  拼音:qī chǐ qū
成年男子的身躯。晋。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歧路灯》第一○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锐,单等次日文战。」
《國語辭典》:尺蠖  拼音:chǐ huò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尺蠖蛾科。尺蠖蛾的幼虫,寄生于树木间,以枝叶花果为食。行动时身体上拱,屈伸而行,似人以手丈量距离,故称为「尺蠖」。
《國語辭典》:尺籍  拼音:chǐ jí
书写军令、军功的簿册。《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子产传》:「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汉书。卷五○。冯唐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漢語大詞典》:尺籍伍符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司马贞 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於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姦诈。”新唐书·班宏传:“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鍰之不遗。”
《國語辭典》:寻尺(尋尺)  拼音:xún chǐ
1.八尺为寻,故称八尺为「寻尺」。
2.指微薄。《国语。晋语八》:「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于民故也。」
分類:微小微细
《漢語大詞典》:枉尺
见“ 枉尺直寻 ”。
《國語辭典》:枉尺直寻(枉尺直尋)  拼音:wǎng chǐ zhí xún
枉,弯曲。直,伸。寻,古代长度单位,约八尺或七尺。枉尺直寻指弯曲一尺而能伸长八尺。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后比喻损失小部分以求大范围的收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晋书。卷九四。隐逸传。戴逵传》:「苟迷拟之然后动,议之然后言,固当先辩其趣舍之极,求其用心之本,识其枉尺直寻之旨,采其被褐怀玉之由。」
分類:小有大有
《漢語大詞典》:天尺五
(1).《辛氏三秦记》:“城南 韦 杜 ,去天尺五。” 汉 韦曲 杜曲 皆三辅地,为贵族豪门聚居地。后遂以“天尺五”极言与宫廷相近。 宋 方勺 《泊宅编》卷六:“谁云天尺五,亲见玉皇来。”
(2).谓离天甚近。极言其高。 宋 周邦彦 《鬓云鬆令·送傅国华奉使三韩》词:“鷺飞遥,天尺五。” 清 黄景仁 《少年行》:“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漢語大詞典》:丈尺
(1).谓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淮南子·泰族训》:“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太山不可丈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説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
(2).喻深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仰视巖石松树,鬱鬱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
(3).比喻侷促的境地。楚辞·严忌〈哀时命〉:“负担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 朱熹 集注:“丈尺,言行於丈尺之下也。”
《漢語大詞典》:尺纸(尺紙)
(1).信函。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復裁少字,宣志於 璞 ,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 宋 司马光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诗:“西风时有意,尺纸慰离羣。”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二:“尺纸不復到门下,非敢慢也,势固如此。”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其亦何惜须臾之听,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其事白,固有补於天下,不独一时为 宗旦 发也。”
(3).小幅纸张。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唐彦猷谈奉得达二帖赞》:“遒媚之观,在此尺纸。”
《漢語大詞典》:书尺(書尺)
(1).尺牍,书信。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日用斗面为糊以供缄封:“ 顺宗 时, 刘禹锡 干预大权,门吏接书尺日数千。”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书尺里,但平安二字,多少深长。”
(2).文具名。即书镇。 明 朱之蕃 有《书尺》诗。参见“ 书镇 ”。
《國語辭典》:书镇(書鎮)  拼音:shū zhèn
镇压纸张或书籍的文具。多用铜、铁、玉、石等制成。也称为「镇纸」、「镇尺」。
分類: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