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条(中條)
(1).谓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项。礼记·王制“凡执技,论力” 唐 孔颖达 疏:“执技之事凡有三条……中条论执技之人,并射御之外祝史医卜之等。”
(2).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尺寸较大的字画。也叫“中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國語辭典》:尺度  拼音:chǐ dù
1.计量长短的定制。《宋书。卷一一。律历志上》:「后汉至魏,尺度渐长于古四分有馀,夔依为律吕,故致失韵。」
2.法度,法制所规定的范围。如:「放宽尺度」、「电影尺度」。
《國語辭典》:裁剪  拼音:cái jiǎn
按一定的尺寸把纸张或布料裁开。常指缝制衣服。《红楼梦》第二八回:「妹妹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
《國語辭典》:公称(公稱)  拼音:gōng chēng
机械的性能、图纸尺寸等的规格或标准。
《國語辭典》:毫釐  拼音:háo lí
极微小的数量。《抱朴子。外篇。疾谬》:「故毫釐之失,有千里之差。」《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釐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國語辭典》:画幅(畫幅)  拼音:huà fú
1.泛指图画。宋。蒋捷 贺新娘。梦冷黄金屋词:「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
2.图画的尺寸、大小。如:「这幅画的画幅虽小,所呈现的画面却十分精致细腻。」
《國語辭典》:测量(測量)  拼音:cè liáng
使用仪器或量具以测定速度、长度等数值,或有关地形、地物之高下、大小等的状态。
《漢語大詞典》:弹墨(彈墨)
(1).弹劾的奏章。宋史·赵鼎传:“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齎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万里之外乎?”
(2).工匠以墨线规划形状尺寸等。
《國語辭典》:公差  拼音:gōng chā
1.数学上指等差级数相邻的两项,其差永远相等。此相等的差称为「公差」。如等差级数2、4、6、8等的公差为2。
2.机械零件在制造完成装配的时候,其松紧程度必须适合需要,故规定在加工时,其尺寸偏差必须在许可范围之内,此许可范围则称为公差。
《漢語大詞典》:履度
(1).遵循法度。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君臣履度,各守厥真。”
(2).鞋的大小尺寸。晋书·隐逸传·陶潜:“ 潜 无履, 弘 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 潜 便於坐申脚令度焉。”
《国语辞典》:分规(分规)  拼音:fēn guī
画圆周或转移尺寸的工具。有两腿,上端铰接在一起,下端均为针尖。画圆周前,铁皮上中心位置必须先以中心冲打一小记号,为分规脚尖之立点。
《漢語大詞典》:抽水
布料洗涤后尺寸缩短。例如:这种布抽水很厉害。
通过水泵将水从低处吸到高处。例如:抽水机。
《國語辭典》:样板(樣板)  拼音:yàng bǎn
1.工业生产中可作为基准的固定模板。
2.大陆地区用语:(1)指可供学习的模范。如:「样板田」、「样板戏」。(2)老套、固定的模式。
《國語辭典》:切削  拼音:qiē xiāo
切割削治。如:「厨师将胡萝卜切削成各种不同的花样。」
《漢語大詞典》:冷流
固体在常温下的粘滞性流动
固体在承受压力下的畸变,尤指当除去压力时还不能回复原来尺寸的固体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