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点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尘点之数量也。对于恒沙之数而曰点尘。性灵集七曰:「点尘身云,恒沙心数。」(参见:尘点)
藏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劣应身三十二相,对于胜应身尊特之相而言。含藏尘垢之义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尘弊垢腻之衣。」
离尘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远离六尘之义也。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或名袈裟,或名道服,(中略)或名离尘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触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尘之一。身根所对之境为触,坚湿等是也。此境能眩惑人之识情而污真性,故斥之云尘。
【佛学常见辞汇】
六尘之一。
【三藏法数】
谓身所触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上妙衣服等,是名触尘。
【三藏法数】
触,即著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触尘。
一尘不染
【佛学常见辞汇】
(喻)六根清净。
【俗语佛源】
十分清洁,谓之「一尘不染」。如赵大年《公主的女儿》:「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脱俗,廉洁高尚。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尘」即「尘境」,包括眼所对的色、鼻所对的香、耳所对的声、舌所对的味等,即色、香、声、味、触、法,统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家称为「尘劳」。《普曜经·论降神品》云:「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染,即为「一尘不染」。
八万四千劳尘
【佛学常见辞汇】
八万四千个烦恼。劳尘就是烦恼的意思。
尘相
【佛学常见辞汇】
六尘之相。
舍六尘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六尘,兹明须舍。即谓欲净六根者,宜不著于六尘。所谓不著六尘者,以要言之,即诸根之能清净也。所谓眼不著色则眼根净,耳不著声而耳根净,鼻不著香而鼻根净,舌不著味而舌根净,身不著触而身根净,意不著法而意根净。
八万四千尘劳(二)
【佛学次第统编】
西天之法,显物之多者,常举八万四千之数,略云八万。三藏法数引华严孔目云:「八万四千尘劳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见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三世各有一百,共成三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世二百,又各各以一使为头,九使为助,共成二千。合前现在世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又约多贪、多瞋、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有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又约四大、六衰、各有八千四百,总成八万四千尘劳也。
┌现在………成一百┐
贪┐ ┌贪┐ │    ┌贪┐ │         ┌地┐
瞋│ │瞋│ │    │瞋│ │此    成   │水│成
痴│十│痴│成│过去┐成│痴│ │二┌多贪┐八┌四大┤火│八
慢│使│慢│一│  │二│慢│成│千│多瞋│千│  └风│万
疑├各┤疑├百┤  ├百┤疑├二├一┤  ├四┤  ┌色├四
身│历│身│历│  │再│身│千┘百│多痴│百│  │声│千
边│十│边│三└未来┘约│边│  约└等分┘又│  │香│尘
邪│使│邪│世     │邪│  四    约└六衰┤味│劳
取│ │取│      │取│  分        │触│
戒┘ └戒┘      └戒┘           └法┘
看破红尘
【俗语佛源】
「红尘」,原指繁华热闹的所在。如汉·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又如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戏赠看花诸君》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佛教所说的「尘」,系译自梵语pajas,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如《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俗语看破红尘,谓看透尘世的虚妄污浊,不足留恋。常用以形容达观、洒脱。如《镜花缘》第四十回:「到了次日,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序:「看破红尘的老汉,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难受。」(李明权)
二义──客尘二义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客义〕,谓见、思等惑,皆由众生不了外尘之境,种种妄想而生,若以智慧观察,惑体本空,则法性理显,惑亦何有?经云:不住名客,是名客义。
〔二、尘义〕,谓微细之惑,而能染污清净真性。譬如牖隙光流,诸尘相现,亦能乱于虚空之性。若智慧发明,了惑本无,则空理现前,尘亦何有?经云:澄寂名空,摇动名尘,是名尘义。
五尘──邻虚五尘
【三藏法数】
(出决定藏论)
尘即色尘,谓眼、耳、鼻、舌、身五种胜义根,及色、声、香、味、触等法。乃至禅定中所发之色识,心缘想过去未来之境,皆是尘也。以此色尘微细难见,不可分析,邻于虚空,故名邻虚。然于此极微之中,又有五种不同,非人、天之眼能见,乃慧眼等所见之色也。(胜义根者,即五根所具,能照境发识清净之色也。慧眼者,智慧之眼,即二乘所證之眼也。)
〔一、极微细〕,谓此色尘分析,至于至微至细之极,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极微细也。
〔二、色边际〕,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
〔三、极略色〕,谓此细色略之至极,无可与比,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极略色也。
〔四、无方分〕,谓极微之色,无有影像,不碍方分,是为无方分也。
〔五、邻虚〕,谓诸识色及定中色,无障无碍,似于虚空,而实非虚空,故名邻虚也。
尘义
【三藏法数】
谓微细之惑,而能染污清净真性。譬如牖隙光流,诸尘相现,亦能乱于虚空之性。若智慧发明,了惑本无,则空理现前,尘亦何有?经云:澄寂名空,摇动名尘,是名尘义。
尘沙惑
【三藏法数】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碎尘喻
【三藏法数】
谓以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人间百年,但取一尘;取尽此尘,乃为一劫,是名碎尘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