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5,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尘埃
尘土
无尘
尘世
黄尘
尘寰
尘外
尘中
绝尘
烟尘
尘沙
尘事
出尘
香尘
生尘
《國語辭典》:尘埃(塵埃)  拼音:chén āi
1.飞扬的灰土。《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大宋宣和遗事。利集》:「六月初一日,时盛暑,行沙渍中,每风起,尘埃如雾,面目皆昏,又乏水泉。」也称为「尘土」。
2.尘俗。《淮南子。俶真》:「芒然仿佯于尘埃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3.比喻社会的低下阶层。《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有一个梁夫人,能于尘埃中识拔韩世忠。」《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不是餔啜之徒,感仁兄一饭,盖因我辈钱财轻,义气重,仁兄若非尘埃之中,深知小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纳?」
《國語辭典》:尘土(塵土)  拼音:chén tǔ
1.细小的灰土。《三国演义》第三回:「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池边两行垂柳,杂著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也称为「尘埃」。
2.尘世。唐。沈亚之 送文颖上人游天台诗:「莫说人间事,崎岖尘土中。」
《漢語大詞典》:无尘(無塵)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國語辭典》:尘世(塵世)  拼音:chén shì
凡俗的世界。指人间。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红楼梦》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國語辭典》:黄尘(黃塵)  拼音:huáng chén
1.黄色的尘土。唐。李贺 梦天诗:「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亦用指战尘。唐。张巡 守睢阳作诗:「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2.比喻世事、人事。清。孔尚任《桃花扇》加二一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
《國語辭典》:尘寰(塵寰)  拼音:chén huán
人间罪恶太多,故佛家称人间为「尘寰」。宋。苏轼〈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诗:「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红楼梦》第一五回:「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
分類:人世间
《漢語大詞典》:尘外(塵外)
犹言世外。 汉 张衡 《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诗:“坐听閒猿啸,弥清尘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轩步月留别蒲庵》诗:“鐘声尘外梦,花笑静中情。”
分類:世外
《骈字类编》:尘中(尘中)
唐 杜甫 病马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唐 杜牧 忆齐安郡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國語辭典》:绝尘(絕塵)  拼音:jué chén
1.没有灰尘。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果然是冰清玉润。」
2.超脱尘世。《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盖录其绝尘不及,同夫作者,列之此篇。」《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庾衮传》:「庾贤绝尘避地,超然远迹,固穷安陋。」
3.形容奔走迅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4.断绝交通。《宋书。卷一○○。自序》:「间者獯猃扈横,掠剥边鄙,邮贩绝尘,坰介靡达。」
《國語辭典》:烟尘(煙塵)  拼音:yān chén
1.轻烟尘埃。
2.边疆寇警。南朝梁。萧统〈七契〉:「当朝有仁义之睦,边境无烟尘之警。」《宋史。卷二九一。吴育传》:「臣恐契丹窥兵赵、魏,朝廷不得元昊毫发之助,而太行东西,且有烟尘之警矣。」
3.人烟稠密的地方。唐。杜甫 为农诗:「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國語辭典》:尘沙(塵沙)  拼音:chén shā
1.尘埃与沙土。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唐。杜甫〈行次昭陵〉诗:「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
2.尘世。宋。王安石 蒙城清燕堂诗:「飘然一往何时得,俛仰尘沙欲作翁。」
《國語辭典》:尘事(塵事)  拼音:chén shì
世俗的事务。晋。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唐。李绅〈晏安寺〉诗:「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也称为「尘务」。
《國語辭典》:出尘(出塵)  拼音:chū chén
超出尘俗。《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董西厢》卷四:「寻声审听,泠然出尘幽韵。」
《漢語大詞典》:香尘(香塵)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沈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漢語大詞典》:生尘(生塵)
(1).沾上尘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柳永 《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
(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金 元好问 《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
(3).谓生鄙吝的尘想。 金 元好问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 生鄙 ”。
《漢語大詞典》:生鄙
谓萌生贪鄙之心。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周子居 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 ,则鄙吝之心已復生矣。’” 宋 欧阳修 《答李秀才启》:“昔人以三日不见尚或嗟於生鄙,羣居久离则弗能於无过。”参阅后汉书·黄宪传
分類:萌生贪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