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民  拼音:xiǎo mín
人民、百姓。《左传。桓公十三年》:「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朕深居九重,反不如小民直恁地快活!」
《国语辞典》:市井小民  拼音:shì jǐng xiǎo mín
城市里的居民百姓。如:「房屋价格节节高涨,市井小民苦无财力购屋,经常感叹城市居大不易。」
《国语辞典》:升斗小民  拼音:shēng dǒu xiǎo mín
升斗比喻微小、少量。升斗小民指每天现买现吃,没有多馀粮食的人家。比喻平常的百姓。如:「他只是一个升斗小民,所求的无非是一份稳定的收入及安定的生活。」
《国语辞典》:剥削小民(剥削小民)  拼音:bō xuè xiǎo mín
搜刮人民财物,掠夺百姓权益。《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厉太尊因贵县当铺戥子太重,剥削小民,所以托弟下来查一查。」
《国语辞典》:布衣小民  拼音:bù yī xiǎo mín
一般的平民百姓。如:「布衣小民是经不起苛政的。」
分类:平民百姓
《漢語大詞典》:贫下(貧下)
(1).贫贱穷困。旧唐书·李吉甫传:“钱米所徵,素有定额,宽緇徒有餘之力,配贫下无告之民,必不可许。”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其贫下县分,第一第二等人户,例皆稀少,至第三等,则户数猥多。”
(2).指贫困的小民。 北魏 高允 《谏东宫上书》:“所在田园,分给贫下。”旧唐书·李绛传:“伏望天慈,并赐本道,代贫下今年租税,则万姓欣戴,四海歌咏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若 郑光 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法独行於贫下,臣未敢奉詔。”
《漢語大詞典》:弱人
(1).势弱之人。史记·春申君列传:“ 李园 ,弱人也,僕又善之。”
(2).指小民。《后汉书·仲长统传》:“横税弱人,割夺吏禄,所恃者寡,所取者猥。”
分類:小民
《漢語大詞典》:贫细(貧細)
指无财势的小民。梁书·良吏传·何远:“ 远 处职,疾强富如仇讎,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分類:财势小民
《漢語大詞典》:细氓(細氓)
小民。 明 方孝孺 《郊祀颂》:“勿厚其敛,重困细氓。”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盖大商垄断之术工,而细氓生计尽矣。”
分類:小民
《漢語大詞典》:细夫(細夫)
小民。 明 祝允明 《前闻记·近时人别号》:“自餘閭市村曲细夫未尝无别号者。” 清 龚自珍 《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亡何,渐念贪,渐念忿,入寇 赤臣 、 土谢 两汗,两汗亦有边境细夫,不胜而入控 圣祖 。”
分類:小民
《漢語大詞典》:宵民
犹小民。普通老百姓。 南朝 梁 江淹 《齐籍田乐歌·享神歌》:“方爕嘉种,永毓宵民。”新唐书·吴凑传:“中人所市,不便宵民,徒纷纷流议。”
《國語辭典》:蚁民(蟻民)  拼音:yǐ mín
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见于诉状呈文中。
《漢語大詞典》:寡萌
犹小民。《商君书·徕民》:“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姦务末作以处。” 朱师辙 解诂:“寡,弱也。谓小民多从事商贾,以求利息。”一说寡萌当作“宾萌”,“萌”借以为“氓”,“宾氓”类似今语所谓侨民。参阅 高亨 《商君书注译》
分類:小民解诂
《漢語大詞典》:贫懦(貧懦)
指穷苦无势的小民。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高帝十四:“牟利易则用财也轻,志小而不知裁,智昏而不恤其安,欺贫懦以矜夸,而国安得不贫、民安得而不靡?”
《漢語大詞典》:赏刑(賞刑)
(1).犹赏罚。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后汉书·党锢传·杜密:“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 宋 魏了翁 《封事奏体八卦往来之用玩上下交济之理以尽下情》:“目前事变虽若粗定,而祸根乱孽,元未翦除,号令赏刑,元未畅达。”
(2).敬词。古代小民称官长施加于自己的刑罚。《三侠五义》第八三回:“ 马朝贤 道:‘犯人实无此事,大人如若赏刑,或夹或打,任凭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