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ǐ
1.对年幼者的称呼。《书经。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2.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i
1.男孩子。《红楼梦》第四九回:「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2.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2.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漢語大詞典》:老稚
《國語辭典》:学步(學步) 拼音:xué bù
《漢語大詞典》:负剑(負劍)
(1).谓推剑于背。《战国策·燕策三》:“ 秦王 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 荆軻 ,断其左股。”《史记·刺客列传》“王负剑” 唐 司马贞 索隐:“ 王劭 曰:‘古者带剑上长,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於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负剑”。’”
(2).佩剑;持剑。《战国策·赵策一》:“君其负剑而御臣以国,舍臣於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况復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宗社无依,何所逃责,因以提戈负剑,卧泣行号,言念 荆 巫,志雪讎耻。”《新五代史·吴世家论》:“﹝ 杨行密 ﹞尝使从者 张洪 负剑而侍, 洪 拔剑击 行密 ,不中。”
(3).抱小孩之状。《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詔之,则掩口而对。” 郑玄 注:“负谓置之於背,剑谓挟之於旁。” 孔颖达 疏:“负剑辟咡詔之者,岂但在行须教正,在抱时亦令习也。”后因以指对孩子从小的教习。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儿时受先宫保负剑之训,曰:‘孺子如有闻也,必以 赵先生 为师。’”
(4).谓伏剑取死。负,通“ 伏 ”。《墨子·节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败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众,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孙诒让 间诂:“负伏通。《左传·襄三年》:‘ 魏絳 将伏剑。’ 孔 疏云:‘谓仰剑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
(2).佩剑;持剑。《战国策·赵策一》:“君其负剑而御臣以国,舍臣於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况復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宗社无依,何所逃责,因以提戈负剑,卧泣行号,言念 荆 巫,志雪讎耻。”《新五代史·吴世家论》:“﹝ 杨行密 ﹞尝使从者 张洪 负剑而侍, 洪 拔剑击 行密 ,不中。”
(3).抱小孩之状。《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詔之,则掩口而对。” 郑玄 注:“负谓置之於背,剑谓挟之於旁。” 孔颖达 疏:“负剑辟咡詔之者,岂但在行须教正,在抱时亦令习也。”后因以指对孩子从小的教习。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儿时受先宫保负剑之训,曰:‘孺子如有闻也,必以 赵先生 为师。’”
(4).谓伏剑取死。负,通“ 伏 ”。《墨子·节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败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众,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孙诒让 间诂:“负伏通。《左传·襄三年》:‘ 魏絳 将伏剑。’ 孔 疏云:‘谓仰剑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
《漢語大詞典》:渔童(漁童)
(1).渔家小孩。 唐 陆龟蒙 《渔具诗·背蓬》:“见説 万山潭 ,渔童尽能学。”
(2). 唐 朝诗人 张志和 的童仆。《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帝尝赐奴婢各一, 志和 配为夫妇,号 渔童 、 樵青 。” 宋 张元干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词:“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 渔童 拍手 樵青 笑。”
(2). 唐 朝诗人 张志和 的童仆。《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帝尝赐奴婢各一, 志和 配为夫妇,号 渔童 、 樵青 。” 宋 张元干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词:“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 渔童 拍手 樵青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