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挂榻
(1).谓礼待贤士。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佇德,寧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参见“ 下榻 ”。
(2).指寺院中暂住的过往僧人。《西游记》第九三回:“寺中听説到了东土 大唐 取经僧人,寺中若大若小,不问长住、挂榻、长老、行童,一一都来参见。”
《國語辭典》:下榻  拼音:xià tà
汉朝南昌太守陈蕃,不喜宾客,惟敬重徐稚,特设一榻,徐来则放下接待,去则悬起。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指礼贤下士,留客歇宿。后指投宿、住宿。《三国演义》第四回:「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
《漢語大詞典》:犍椎
亦作“ 犍槌 ”。 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 晋 法显 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 ,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 宋 道诚 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 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漢語大詞典》:灵寺(靈寺)
对寺院的敬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太宗戾止,座众龙集,聿来胥宇,灵寺奚立。” 北魏 高允 《鹿苑赋》:“询芻蕘以补闕,尽敬恭于灵寺。”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伟哉灵寺,壮矣全模,穷高极丽,远览长图。”
分類:寺院敬称
《漢語大詞典》:讲寺(講寺)
(1).佛教语。指讲经说法的寺院。《魏书·释老志》:“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姦淫之徒,得容假托,讲寺之中,致有凶党。”
(2).特指区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为僧之派有三:曰禪,曰教,曰律。今之讲寺,即 宋 之教寺也。”
《国语辞典》:花教  拼音:huā jiào
西藏佛教宗派萨迦派的俗称。因此派寺院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分别象徵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故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浴院
寺院的澡堂。 明 高启 《夜投西寺》诗:“鐘度行廊远,灯留浴院微。”
分類:寺院澡堂
《國語辭典》:长生库(長生庫)  拼音:cháng shēng kù
寺院开设的当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今僧寺辄作库、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
《國語辭典》:堪布  拼音:kān bù
1.喇嘛教中主持受戒者之称。
2.喇嘛教大寺院的礼仓(僧学院)和中小寺院的最高主持人。
3.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名。为达喇、班禅的高级侍从,握有大权。
《漢語大詞典》:孤山寺
古代 杭州 西湖 孤山 上的寺院。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 永福寺 一名 孤山寺 ,在 杭州 钱塘 湖心 孤山 上,石壁《法华经》在寺之某所。”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诗:“ 孤山寺 北 贾亭 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元 张可久 《水仙子·访梅孤山》词:“想当年鹤骨松姿。花下 孤山寺 ,水边新月儿。”
《漢語大詞典》:竹林园(竹林園)
指 竹林精舍 。亦泛指佛教寺院。 唐 韦应物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诗:“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 竹林园 。”参见“ 竹林精舍 ”。
分類:佛教寺院
《漢語大詞典》:竹林精舍
古代 印度 最初的寺院,在 中印度 迦兰陀村 。本 迦兰陀 的竹林, 迦兰陀 归佛后,即以竹园奉佛立精舍,为 如来 说法的场所。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他住在 摩揭陀国 首府 王舍城 的 竹林精舍 传道, 王舍城 中归佛出家的人渐多。”参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
《漢語大詞典》:卷单(卷單)
谓僧人收拾自己的行装离开寺院。 苏曼殊 《非梦记》:“ 遣凡 见生山居宁謐,遂卷单而别。”
《漢語大詞典》:禅规(禪規)
佛教的清规戒律。亦指寺院法规。《元亨释书·建仁寺荣西传》:“户部侍郎 清贯 创小院延之,秋八月八初行禪规。”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僧家考课:“故 元 奉佛尤甚,其奢僭至无等,本朝大为之节制,然而禪规亦严。”
《漢語大詞典》:饭鼓(飯鼓)
寺院召僧尼进食之鼓声。 宋 梅尧臣 《题松林院》诗:“木鱼传饭鼓,山衲见归僧。”
《漢語大詞典》:题疏(題疏)
(1).指古代药局配药后,在药物外囊标注药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项。《唐律疏议·杂律·医合药不如方》:“诸医为人合药,及题疏、针刺,误不如本方,杀人者,徒二年半。”
(2).署名于寺院疏头,多为资助香火费用。疏,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借指化缘簿。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末]枉了教人题疏。[旦]你衣裳敢是借来?”
(3).犹上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如今求老爷题疏,请朝廷另选精壮的来代职,将官们情愿降级调用。”参见“ 题本 ”。
《國語辭典》:题本(題本)  拼音:tí běn
明、清时,凡有关军事、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的文书。与奏本不同。《红楼梦》第一八回:「贾政方略心意宽畅,又请贾母等到园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
《漢語大詞典》:祆庙(祆廟)
(1).即祆祠。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四:“ 东京 城北有祆庙。祆神本出西域,盖胡神也,与 大秦 穆护同入中国。俗以火神祠之。” 清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祆庙建於京畿,毡裘游於内地。”
(2).即民间故事“火烧祆庙”中 蜀 帝公主与其乳母之子 陈生 相约私会处。 元 王仲元 《普天乐·春日多雨》曲:“渰 蓝桥 ,烧祆庙,镜鸞断,瑟凤魂销。”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你只待掀倒秦楼,填平 洛 浦,摧翻祆庙,不住的絮叨叨。”参见“ 祆庙火 ”。
《漢語大詞典》:祆庙火(祆廟火)
即火烧祆庙的民间故事。相传 蜀 帝公主与乳母 陈氏 之子相爱,约定在祆庙相会。公主入庙,见 陈生 熟睡,遂解玉环附生怀中而去。生醒,知恋人远去,怨气化火身与庙俱毁。见《渊鉴类函》卷五八引蜀志。后用为姻缘不遂之典。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白茫茫溢起 蓝桥 水,不邓邓点着祆庙火。”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折:“全不想这姻亲是旧盟,则待教祆庙火刮刮匝匝烈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