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社翁
旧时对文士名流的尊称。 宋 蔡绦 西清诗话·方城高士:“ 范谦叔 居 方城 。有高士自言:昔乃白髮社翁,遇师授以神药,颜如渥丹。”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小生请问老社翁来到敝乡,可曾徧閲山川,略亲歌舞?”
《漢語大詞典》:音释(音釋)
对文字读音的注释。《〈康熙字典〉凡例》:“条分缕析,各引经史音释为证。” 清 张之洞 《輶轩语·语学》:“有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一书,其中皆採集 魏 、 晋 、 南北朝 诸家音释。”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其文字,则用浅近之官话;倘有难字,则加音释,倘有艰语,则加意释。”
《漢語大詞典》:刻饰(刻飾)
(1).雕刻装饰。汉书·刘向传:“刻饰宗庙,多筑臺囿。”
(2).比喻对文辞的过分修饰润色。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陵迟至於 梁 陈 ,淫艷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
(3).古代妇女的一种梳理方式。以胶刷鬓发,使齐整如刻画。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若夫 青琴 、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妖冶嫺都,靚糚刻饰,便嬛绰约。”参阅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王先谦 补注。
《漢語大詞典》:锤炉(錘鑪)
(1).锻打。比喻对人才的培养造就。 宋 陈亮 《与韩无咎尚书》书:“如 亮 岂不愿从之学,顾筋力念虑已如此,恐不復堪锤鑪耳。”
(2).比喻对文艺作品的反复加工。 清 黄景仁 《小除日经厂市见王叔明画》诗:“藏古篆法意惨淡,备诸皴妙胷锤鑪。”
《漢語大詞典》:文责(文責)
对文章内容及发表后在读者中的影响所应负的责任。如:文责自负。
《國語辭典》:村牛  拼音:cūn niú
蠢人。讥刺骂人的话。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呸!可不是晦气,此人就是个村牛一般。」《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也称为「村驴」。
《漢語大詞典》:酸醋
(1).即醋。因醋味酸,故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生刳取五臟,酸醋浸食之,雋美乃胜逐夷。”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醋:“汤火伤灼,即以酸醋淋洗,并以醋泥涂之甚妙,亦无瘢痕也。”
(2).旧时对文人的谑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 王季思 校注:“友人 蒋云从 曰:‘归浸’与‘归寝’双关。酸醋即调侃 张生 。”
《漢語大詞典》:照登
对文稿、信件等不加修改地刊载。如:来函照登。
《漢語大詞典》:马头人(馬頭人)
古代俗儒对文字结构的牵强附会的解释。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 段玉裁 注:“谓马上加人,便是长字会意。曾不知古文小篆长字其形见於九篇,明辨晳也。今马头人之字罕见,盖汉字之尤俗者。” 卷盦 《〈蔽庐丛志〉序》:“又或食古如鯁,刻鵠成鶩,崎錡训詁,恆迟回于‘秃伏禾’之文,墨守六书,復牵就于‘马头人’之义。”
《漢語大詞典》:落斧
喻对文章的删改。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每有篇什,輒就 磵东 与相违覆,引绳落斧,剖晰毫釐。”参见“ 斧正 ”。
《國語辭典》:斧正  拼音:fǔ zhèng
请人改削文字的谦词。如:「学生才疏学浅,不妥之处,敬请斧正。」也作「斧削」、「斧政」。
《國語辭典》:文摘  拼音:wén zhāi
文章的摘要或选取的片段文字。如:「读者文摘」、「英语文摘」。
《漢語大詞典》:挂秦金
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 唐 李峤 《市》诗:“徒知观 卫 玉,詎肯挂 秦 金?”参见“ 一字千金 ”。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吕不韦集门客撰《吕氏春秋》,书成,悬于国门,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价值极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也作「一字值千金」。
《漢語大詞典》:蜺字
像彩虹般艳丽的文字。用作对文章的美称。 唐 黄滔 《蒋推先辈启》:“伏蒙校书先辈,惊人赏録,越等褒称;篇篇而喻作金声,一一而读为蜺字。”
《國語辭典》:之乎者也  拼音:zhī hū zhě yě
1.之、乎、者、也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个语助词。故以之乎者也指读书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敦煌零拾。俚曲三种。叹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识,如今嗟叹始悲吟。」
2.宋太祖亲自规划首都的外城,一日独与韩王赵普视察工程,走到南门,门额上题「朱雀之门」,太祖问为何不只写「朱雀门」,而多个「之」字,赵普答道:「『之』是语助词呀!」太祖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典出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后用以讥讽读书人只知道咬文嚼字,而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个生意人家,只见这些之乎者也的人来讲呆话,觉得可厌,非止一日。」也作「者也之乎」。
《國語辭典》:图乙(圖乙)  拼音:tú yǐ
涂抹钩止,是修改文章的行为。也作「涂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