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西历(西曆)  拼音:xī lì
西方国家所采用的历法。即一五八二年之前的「儒略历」与之后的「格里历」。
《漢語大詞典》:灵祚(靈祚)
对国运的美称。 晋 傅玄 《晋郊祀歌·迎送神歌》:“嘉乐殷荐,灵祚景祥。” 南朝 宋 王韶之 《宋四厢乐歌·王公上寿歌》:“灵祚穷二仪,休明等三光。”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晋 室不纲,灵祚归德,二方承运,俱受明命。” 胡三省 注:“灵祚,犹 班彪 《王命论》所谓神明之祚也。”
分類:对国国运
《漢語大詞典》:侏儒粟
亦作“ 侏儒米 ”。 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 朔 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 朔 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 长安 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 宋 陆游 《晓出城东》:“包羞强索侏儒米,豪举何人记少年。” 清 唐孙华 《赠商州丞》诗之二:“终年未饱侏儒粟,昏夜频麾 伯起 金。”
《漢語大詞典》:大询(大詢)
古谓君向臣民征询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周礼·地官·乡师:“国大询于众庶,则各帅其乡之众寡而致於朝。” 郑玄 注:“大询者,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
《漢語大詞典》:议权(議權)
指对国政的发言权。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数者,皆 汉 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 汉 人也。”
分類:对国国政
《国语辞典》:国父(国父)  拼音:guó fù
本国人民对创建国家及对国家有特殊功勋的人之尊称。如中华民国以孙中山先生为国父。
《漢語大詞典》:全丁
对国家有完纳赋税、承担徭役义务的成年男子。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今宜修礼文,以二十为全丁,十六至十九为半丁。”南史·褚玠传:“县人 张次的 王休达 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姦,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国语辞典》:学运(学运)  拼音:xué yùn
学生运动的缩称。学生基于对国家社会的热爱,为达成某种诉求所推行的运动,称为「学运」。
《国语辞典》:服兵役  拼音:fú bīng yì
凡年满二十岁的男子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在一定期间内,必须接受国家军事训练,为国家安全做准备。以抽签方式来决定为陆军、海军、空军等不同兵种。有两年、三年和四年半等不同役期。
《漢語大詞典》:宫议(宫議)
宫廷内部对国家大事的讨论。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四一回:“足下素参宫议,何人不晓!”
《國語辭典》:隐若敌国(隱若敵國)  拼音:yǐn ruò dí guó
沉著威重如敌对之国。语本《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吴公差彊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分類:对国国家
《漢語大詞典》:支柱产业
也称“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的生产部门。其特点是:市场需求潜力大,具有大规模的产出可能性,发展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为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國語辭典》:忠君爱国(忠君愛國)  拼音:zhōng jūn ài guó
忠于国君,热爱国家。《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此人虽则商贾之流,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清。朱彝尊〈袁凯传〉:「朔望朝罢,诸将赴都堂听讲经史,庶几忠君爱国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日生而不自知也。」
《国语辞典》:群岛主义(群岛主义)  拼音:qún dǎo zhǔ yì
远洋群岛国家对国家领海管辖范围的主张。认为以群岛最凸出的部分为基点,而基点连线范围内的每个岛屿间的海洋,不论大小宽窄,都是其领土的必然附属物。
《国语辞典》:互惠关税(互惠关税)  拼音:hù huì guān shuì
两国间依互惠主义协定税率,彼此对于相对国的输入品均课以较低的输入税,称为「互惠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