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富贵应自有
 
跃马岁年


《全唐诗》卷八十四〈赠严仓曹乞推命录〉
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栖遑长委命,富贵未知天。闻道沈冥客,青囊有秘篇【青囊有秘编】。九宫探万象,三算极重玄。愿奉唐生诀,将知跃马年。非同墨翟问【非因墨翟问】,空滞杀龙川【空滞至龙川】。
典故
富韩文范

相关人物
富弼
 
文彦博
 
韩琦
 
范仲淹


《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一〈韩琦〉
嵎与范公同召拜枢密使副。……熙宁七年春……帝遣中使赐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手诏,问以计策。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范仲淹〉
公为参政,与韩、富二枢并命,锐意天下之事。
典故  
片言悟主

相关人物
车千秋


《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使者还,道单于语。武帝以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贳之。

例句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兹亭有殊致,经始富人侯。 李夷简 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

典故
干木富义

相关人物
段干木


《淮南子》卷十九《脩务训》
段干木辞禄而处家,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文侯曰:「段干木在是,以轼。」其仆曰:「段干木布衣之士,君轼其闾,不已甚乎?」文侯曰:「段干木不趍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施千里,寡人敢勿轼乎!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势不若德尊,财不若义高。干木虽以己易寡人不为,吾日悠悠惭于影,子何以轻之哉!」

例句

干木富义,于(于)陵辞聘。 李瀚 蒙求

典故
苟富贵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949~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尸子》云「鸿鹄之翥,羽翼未合,而有四海之心」是也。
典故
归路指烟霞

相关人物
柳富


《艳异篇续集》卷六《王幼玉记》
王氏名真姬,字仙才,小字幼玉。本京师人,随父流落于衡州。女弟女兄三人,皆为名娼。而其颜色歌舞,角于伦辈之上,群妓亦不敢与之争高下。幼玉又出于弟兄之上。所与往还,皆衣冠士大夫。舍此虽巨商富贾,不能动其意。夏公酉游衡阳,郡侯开宴召之,公酉曰:「闻衡阳有歌妓名王幼玉,妙歌舞,美颜色,孰是也?」郡侯张郎中纪,乃命幼玉出拜。公酉见之,嗟吁曰:「使汝居东西二京,未必在名妓之下。反居于此,其名不得闻于天下。」因命左右取笺为诗,赠幼玉曰:「真宰无私心,万物逞殊形。嗟尔兰蕙质,远离幽谷青。清风暗助秀,雨露濡其泠。一朝居上苑,桃李让芬馨。」由是益有光,但幼玉暇日,常幽艳愁寂,含芳未吐。人或询之,则曰:「此道非吾志也。」会东都人柳富,字润卿,豪俊之士。幼玉一见曰:「兹我夫也。」富亦有意室之,然富方倦游,凡于风前月下,执手恋恋,两不相舍。既久,其妹窃知之。一日,诟富以语曰:「子若复为向时事,吾不舍子,即讼子于官府。」富从是不复往。一日,遇幼玉江上。幼玉泣曰:「过非我造也,君宜以理推之。异时幸有终身之约,无为今日之恨。」相饮于江上。幼玉云:「吾之骨,异日当附子之先垄。」复谓富曰:「我平生所知离而复合者甚众,虽言爱勤勤,不过取其财帛,未尝以身许之也。我发委地,宝之若玉,他人无敢窥觇,于子无所惜。」乃自解鬟剪一缕以遗富。富感悦深至,去,又羁思不得会,并为恨,因而忧枕。幼玉日夜怀思,遣人侍病。既愈,富为长歌赠之,云:「紫府楼阁高相倚,金碧户牖红晖起。其间宴息皆仙子,绝世妖姿妙难比。偶然思念起尘心,几年谪向衡阳市。娇烧飞下九天来,长在娼家偶然耳。天姿材色拟绝伦,压倒花衢众罗绮。绀发浓堆巫峡云,翠眸横剪秋江水。素水纤长细细圆,春笋脱向青烟里。缓步莲花窄窄弓,凤头翘起红裙底。有时笑倚小栏杆,桃花无颜乱红委。王孙送目以劳魂,东邻一见还羞死。自此城中豪富儿,呼童控马相追随。千金买得歌一曲,暮雨朝云镇相续。皇都年少是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幼玉一见苦留心,慇勤厚遣行人嘱。青羽飞来洞户前,惟郎苦恨多拘束。偷身不使父母知,江亭暗共才郎宿。犹恐恩情未甚坚,解开鬟髻对郎前。一缕云随金剪断,两心浓密更如绵。自古美事多磨隔,别时两意空悬悬。清宵长叹明月下,花时洒泪东风前。怨入朱弦危更断,泪如珠颗自相连。危楼独倚无人会,新书写恨托传难。奈何幼玉家有母,知此端倪蓄嗔怒。千金器醉属佣人,密约幽欢镇相误。将刃欲加连理枝,引弓欲弹鹣鹣羽。仙山只在海中心,风逆波紧无船渡。桃源去路隔烟霞,咫尺尘埃无觅处。郎心玉意共慇勤,同指松药情愈固。愿郎誓死莫改移,人事有时自相遇。他日得郎归来时,携手同上烟霞路。」富因久游,亲促其归。幼玉潜往别,共饮野店中。玉曰:「子有清才,我有丽艳,才色相得,誓不相舍。我之心,子之意,卜诸神明,结之松筠,久矣,子必异日有潇湘之游,我亦待君之来。」于是,二人共盟焚香,致其灰于酒中,共饮之。是夕,同宿江上。翌日,富作词别幼玉,名《醉高楼》,词曰:「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归去橹声迟。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乱如丝。好天良夜还虚过,辜负我,两心知。愿伊家衷肠在,一双飞。」富唱其曲以佐酒,音调辞意,非惋不能终曲。乃罢酒,相与大恸。富乃登舟。富至都下,以亲年老,家又多故,不得如约,但对镜洒涕。会有客自衡阳来,出幼玉书,但言幼玉多卧病。富遽开其书疾读,书尾有二句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富大伤感。一日,残阳沉西,疏帘不捲。富独立庭筛,见有半面出于屏间。富视之,乃幼玉也。玉曰:「吾以思君得疾,今已化去。欲得一见,故有是行。我以平生无恶,不犯幽狱。后日当生衷州西门张遂家,复为女子。彼家卖饼。君子不忘昔日之旧,因有事相过,幸见我焉。我虽不省前世事,然君之情当如是。我有遗物在侍儿处,君求之以为验。千万珍重。」忽不见。富惊愕,但终叹惋。异日,有过客自衡阳来,言幼玉已死。闻未死前,嘱其侍儿曰:「我不得见郎,死亦不安,郎平日爱我手、发、眉、眼,他皆不可寄附,我今剪头发一缕,手指甲数个,郎来访我时,子可与之。」后数日,幼玉果死也。
典故
垄上兴大楚
 
忘鸿鹄
 
无忘耕垄
  
苟富贵,无相忘
 
陇上嗟
  
相关人物
陈涉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949~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

云鸿别有回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 方干 赠赵崇侍御

未成鸿鹄姿,遽顿骅骝趾。 权德舆 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

秋天鸿鹄姿,晚岁松筠质。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惜无鸿鹄翅,安得凌苍昊。 钱起 南中春意

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 钱起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典故
向故乡怀印绶
 
妻弃如遗
 
怀绶朱公
 
会稽妇
 
会稽愚妇
 
会稽章
 
翁子妻
 
买臣乘轺
 
买臣富贵
 
买臣归
 
买臣贵骨
 
买臣还乡
 
买臣乡
 
露绶

相关人物
朱买臣

参考典故
愚妇轻买臣


《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东越数反复,……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例句

疏受杜门期脱屣,买臣归邸忽乘轺。 李绅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 李频 及第后归

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采兰兼衣锦,何似买臣还。 钱起 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骆宾王 夕次旧吴

典故
晋楚富


《孟子》卷四《公孙丑下》
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例句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柳宗元 饮酒

典故
宽夫彦国

相关人物
文彦博
 
富弼


《邵氏闻见录》卷十~04~
元丰五年,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都,时富韩公以司徒致仕,潞公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乃集洛中公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以洛中风俗尚齿不尚官,就资胜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闽人郑奂绘像其中。时富韩公年七十九,文潞公与司封郎中席汝言皆七十七,朝议大夫王尚恭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已皆年七十五,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皆七十二,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皆年七十。时宣徽使王拱辰留守北京,贻书潞公,愿预其会,年七十一。独司马温公年未七十,潞公素重其人,用唐九老狄兼故事,请入会。温公辞以晚进,不敢班富、文二公之后。潞公不从,令郑奂自幕后传温公像,又至北京传王公像,于是预其会者凡十三人。潞公以地主携妓乐就富公宅作第一会。至富公会,送羊酒不出;馀皆次为会。洛阳多名园古,有水竹林亭之胜,诸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每宴集,都人随观之。
《三朝名臣言行录》后集卷二〈富弼〉
字彦国……拜司徒。
《三朝名臣言行录》后集卷三〈文彦博〉
字宽夫……以太师致仕。
典故 
苏公悬印
 
苏秦佩印归
 
苏秦印
 
苏秦富贵

相关人物
苏秦

参考典故
六印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2262~
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例句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杜荀鹤 遣怀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王铎 罢都统守镇滑州作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苏公有国皆悬印,楚将无官可赏功。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途穷。 秦韬玉 寄怀

未学苏秦荣佩印,却思平子赋归田。 薛逢 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韦庄 东阳赠别

典故
石崇富
 
石崇豪侈

相关人物
石崇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4~
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惠,勇而有谋。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苞曰:「此儿虽小,后自能得。」年二十馀,为修武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在郡虽有职务,好学不倦,以疾自解。顷之,拜黄门郎。……拜卫尉。……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崇、恺争豪如此。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嫉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如恺比者甚众。恺恍然自失矣。……及贾谧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典故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

相关人物
卜商(子夏)


《论语·颜渊》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例句

死生元有命,富贵本由天。此是古人语,吾今非谬传。 寒山 诗三百三首两百二十三

典故
文富

相关人物
文彦博
 
富弼


《归田录》卷一~0~
至和初,陈恭公罢相,而并用文、富二公。正衙宣麻之际,上遣小黄门密于百官班中听其论议,而二公久有人望,一旦复用,朝士往往相贺。黄门具奏,上大悦。余时为学士,后数日,奏事垂拱殿,上问:「新除彦博等,外议如何?」余以朝士相贺为对。上曰:「自古人君用人,或以梦卜,苟不知人,当从人望,梦卜岂足凭耶!」故余作文公批答云:「永惟商周之所记,至以梦卜而求贤,孰若用搢绅之公言,从中外之人望」者,具述上语也。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富弼列传〉~0256~
元丰三年,王尧臣之子同老上言:「故父参知政事时,当仁宗服药,尝与弼及文彦博议立储嗣,会翌日有瘳,其事遂寝。」帝以问彦博,对与同老合,帝始知至和时事。嘉弼不自言,以为司徒。六年八月,薨,年八十。手封遗奏,使其子绍庭上之。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文彦博列传〉~0263~
绍圣初,章惇秉政,言者论彦博朋附司马光,诋毁先烈,降太子少保。卒,年九十二。崇宁中,预元祐党籍。后特命出籍,追复太师,谥曰忠烈。
典故
元载豪富

相关人物
元载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元载列传〉~473~
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外委主书卓英倩、李待荣,内劫妇言,纵诸子关通货贿。京师要司及方面,皆挤遣忠良,进贪猥。凡仕进干请,不结子弟,则谒主书。城中开南北二第,室宇奢广,当时为冠。近郊作观榭,帐帟什器不徙而供。膏腴别墅,疆畛相望,且数十区。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帝尽得其状。载尝独见,帝深戒之,謷然不悛。客有赋都卢寻橦篇讽其危,载泣下而不知悟。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
《漢語大詞典》:富人侯
即富民侯。后汉书·鲜卑传:“﹝ 武帝 ﹞既而觉悟,乃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人侯。” 李贤 注:“封丞相 车千秋 为富人侯,以明休息,思富养人。”按, 李贤 等为避 唐太宗 讳,故改“民”为“人”。后借指贤明的执政者。 唐 朱湾 《长安喜雪》诗:“平地已霑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唐 薛逢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诗:“乘递初登 建 外州,倾心喜事富人侯。”参见“ 富民侯 ”。
《漢語大詞典》:富民侯
汉武帝 晚年,悔以 江充 谮杀 卫太子 据 ,又悔征伐连年。会 车千秋 上书为 卫太子 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 刘屈釐 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宋 林逋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诗:“ 越 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公朝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莫射 南山 虎,直觅富民侯。” 元 宋褧 《送高子敬归鼓城》诗:“ 元龙 不拜富民侯,袖劒囊书苦掉头。”
《漢語大詞典》:富民侯
汉武帝 晚年,悔以 江充 谮杀 卫太子 据 ,又悔征伐连年。会 车千秋 上书为 卫太子 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 刘屈釐 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宋 林逋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诗:“ 越 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公朝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莫射 南山 虎,直觅富民侯。” 元 宋褧 《送高子敬归鼓城》诗:“ 元龙 不拜富民侯,袖劒囊书苦掉头。”
《國語辭典》:鸿鹄(鴻鵠)  拼音:hóng hú
1.大鸟。《孟子。告子上》:「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2.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國語辭典》:燕雀  拼音:yàn què
动物名。雀类。体型纤小,嘴圆锥形。雄鸟的头和背羽毛呈黑色;雌鸟则为暗褐色。以昆虫为食。能飞取抛掷的弹丸,人们常饲养以为戏。
《國語辭典》:燕雀安知鸿鹄志(燕雀安知鴻鵠志)  拼音: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语本《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三国演义》第四回:「『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也作「燕雀岂知鸿鹄志」。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鸿鹄志(鴻鵠志)
见“ 鸿鵠之志 ”。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國語辭典》:佩印  拼音:pèi yìn
将印章系佩在身上。如:「古人有佩印的习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