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寄生虫(寄生蟲)  拼音:jì shēng chóng
1.寄生于他种动植物体内或体外的虫类。如蛔虫、虱子和跳蚤。
2.讽刺不事生产,而靠依赖、剥削为生的人。如:「整天游手好閒,只会欺压邻里的的寄生虫,遭人唾弃。」
《國語辭典》:寄居蟹  拼音:jì jū xiè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寄居蟹科。广布于全世界。寄居在空螺壳内,头、胸部坚硬,腹部柔软,有两对触角,第二对特长;足四对,第四对在腹部末端,可用以钩住空壳。在热带岛屿中,有些寄居蟹则居住在椰壳中。
《国语辞典》:寄生虫病(寄生虫病)  拼音:jì shēng chóng bìng
由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漢語大詞典》:附生虫(附生蟲)
寄生虫。亦比喻随着帝国主义入侵而产生的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等。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集〉弁言》:“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决不能依靠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附生虫。”
《漢語大詞典》:三虫(三蟲)
(1).人体中的三种寄生虫。 汉 王充 论衡·商虫:“人腹中有三虫。下地之泽,其虫曰蛭。蛭食人足,三虫食肠。”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瘻、癘,去死肌,杀三虫。”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赭魁:“主治:心腹积聚,除三虫。”
(2).犹三尸。喻小人。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烹妖斮魅,免助虐於三虫;控鹤羈龙,笑摧枯於一鹿。” 宋 孙觌 《兰溪津亭病起》诗:“药裹关心防二竖,谤书盈篋忤三虫。”
《國語辭典》:丝虫(絲蟲)  拼音:sī chóng
动物名。一种寄生虫。袋形动物门线虫纲。体呈丝状,长可达二尺以上,多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或皮下组织里。
《漢語大詞典》:蛲蛔(蟯蛔)
蛲虫和蛔虫。泛指人体寄生虫。《关尹子·六七》:“我之一身,内变蟯蛔,外烝蝨蚤。”
《漢語大詞典》:蛲瘕(蟯瘕)
由人体寄生虫引起的腹中结块的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蟯瘕为病,腹大,上肤黄麤,循之戚戚然。” 张守节 正义:“蟯瘕,人腹中短虫。” 章炳麟 《訄书·不加赋难》:“今反是侯度,而举岁藉以餉羣胡,虽不增矣,其膏泽则不沐浴於小民。且 汉氏 之三十而取一者,不瘉薄乎!譬蟯瘕之蚀人,纵不时毙,其筋力固以日弛。”
《漢語大詞典》:打虫
用药物驱除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
拍打飞虫
《漢語大詞典》:风虫(風蟲)
(1).风中的虫。 宋 梅尧臣 《寄题绛守园池》诗:“苍官屭槐朋在庭,风虫日鸟声嚶嚀。”
(2).蟹腹中的寄生虫。 宋 傅肱 蟹谱·风虫:“蟹之腹有风虫,状如木鳖子而小,色白,大发风毒。”
(3).俗称牙虫。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揩牙方:“ 折 年逾九十,牙齿都不疏豁,亦无风虫。”
《漢語大詞典》:鄙称
①鄙视地称做:不劳而食者被~为寄生虫。②鄙视的称呼:寄生虫是对不劳而食者的~。
《漢語大詞典》:虫气(蟲氣)
中医病名。旧谓人体寄生虫可由寒湿气郁结化成,故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气宛篤不发,化为虫。臣 意 所以知 薄吾 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麤,而毛美奉髮,是虫气也。”
《漢語大詞典》:疥虫(疥蟲)
生长在人体的皮肤下引起疥疮的寄生虫。体长约0.4毫米,椭圆扁平,身上有毛,有四对脚,脚上有吸盘。《何典》第四回:“和尚道:‘不妨,待我打发徒弟进去,连未考的疥虫替你一齐触杀便了。’”
《國語辭典》:鼓胀(鼓脹)  拼音:gǔ zhàng
病名。因手术、外伤、腹膜炎、肠阻塞、消化不良等引起积存过多的废气,导致腹部胀大的疾病。
《漢語大詞典》:臌胀(臌脹)
鼓胀。中医指由水、气、瘀血、寄生虫等引起的腹部膨胀之病。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你们两箇都是有臌胀病的么?”
《國語辭典》:蛲虫(蟯蟲)  拼音:ráo chóng
动物名。一种白色小寄生虫。圆形动物门。寄生于小肠下部及盲肠内,雄性蛲虫长约三至五釐米,雌性则长达一公分左右。雌蛲虫会在夜里爬出,在肛门及会阴部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