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0,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光临
解榻
宾礼
沉绵
亲宾
娱宾
东閤
客难
邀宾
尘榻
迎宾
主公
少客
授馆
照席
《國語辭典》:光临(光臨)  拼音:guāng lín
1.称宾客来访的敬词。《文选。曹植。七启》:「不远遐路,幸见光临,将敬涤耳,以听玉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老丈若肯光临,即此收拾同到寒家便是。」
2.荣誉所及。南朝陈。徐陵 孝义寺碑:「书兹里门,仰述天经,光临父母。」
《漢語大詞典》:解榻
东汉 陈蕃 任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来时特设一榻, 徐稺 走后即悬挂起来。又任 乐安 太守时,亦曾为郡人 周璆 “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又《陈蕃传》。后以“解榻”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之典。 唐 白居易 《叙法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一日 潘生 与之偕行,惠然肯顾,因解榻以延之。” 清 归庄 《哭张十翰林四十六韵》:“开樽虽 北海 ,解榻必 南州 。”
《國語辭典》:宾礼(賓禮)  拼音:bīn lǐ
1.古代五礼之一。为国际间的一种礼节。《周礼。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主客掌宾礼。凡蕃使朝贡,馆饩赐予,辨其贡道远迩、贡使多寡、贡物丰约以定。」
2.以宾客之礼相待。《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裴潜》:「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晋。陆机〈辩亡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國語辭典》:五礼(五禮)  拼音:wǔ lǐ
1.古代吉、嘉、宾、军、凶五种礼仪。《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礼,吉、凶、军、宾、嘉。」《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周公救乱,弘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2.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的礼。《书经。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汉。孔安国。传:「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
《国语辞典》:沉绵(沉绵)  拼音:chén mián
意识昏沉,久卧病床。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聊斋志异。卷二。莲香》:「逾两月,莲举一子。产后暴病,日就沉绵。」
《漢語大詞典》:亲宾(親賓)
亲戚与宾客。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唐 白居易 《花下对酒》诗之一:“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絶。” 明 何景明 《简粹夫》诗:“倘惠长生术,高揖谢亲宾。”
分類:亲戚宾客
《漢語大詞典》:娱宾(娱賓)
使宾客欢乐。 汉 祢衡 《鹦鹉赋》序:“时 黄祖 太子 射 ,宾客大会,有献鸚鵡者,举酒於 衡 前曰:‘ 禰处士 ,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 唐 岑参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诗:“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分類:宾客欢乐
《漢語大詞典》:东閤(東閤)
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 东平王 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漢語大詞典》:客难(客難)
宾客的问难。亦为文体名。假设客人向自己诘问而进行答辩以申述己见的一种文体。始于 汉 东方朔 的《答客难》。事见汉书·东方朔传:“﹝ 朔 上书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朔 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对问以来, 东方朔 效而广之,名为《客难》,託古慰志,疏而有辨。”对问,指 宋玉 《对楚王问》北史·文苑传·樊逊:“ 逊 尝服 东方朔 之言,‘陆沉世俗,避世 金马 ’,遂借 陆沈公子 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广。” 宋 张耒 《次韵秦观》:“十年 少游 兄,闭口受客难。”
《漢語大詞典》:邀宾(邀賓)
亦作“ 邀賔 ”。 邀请宾客。 唐 杜甫 《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走笔戏简》诗:“江阁邀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 元 白朴 《青杏子·咏雪》套曲:“开宴邀賔列翠鬟,拚酡颜,畅饮休辝惮。”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每当夏月,置宴河房,选名妓四五人,邀宾侑酒。”
分類:邀请宾客
《漢語大詞典》:尘榻(塵榻)
后汉书·徐稺传载,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不至则灰尘积于榻。后因以“尘榻”为优礼宾客、贤士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酬谢宣城朓卧疾》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尊。” 唐 元稹 《鄂州寓馆严涧宅》诗:“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掛尘榻空含情。”
《國語辭典》:迎宾(迎賓)  拼音:yíng bīn
迎接宾客。如:「迎宾队伍」。《仪礼。士冠礼》:「冠之日,主人紒而迎宾。」
《國語辭典》:主公  拼音:zhǔ gōng
臣仆对国君或主人的尊称。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三。蓝姐》:「主家凡物皆在我手,诸君欲之,非敢惜;但主公、主母方熟睡,愿勿相惊恐。」《三国演义》第三回:「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
《漢語大詞典》:少客
地位低的宾客。韩非子·内储说上:“今臣,君之少客也。夫从少正长,从贱治贵,而不得操其利害之柄以制之,此所以乱也。” 陈奇猷 集释引 松皋圆 曰:“少客,犹言下客也。”
分類:地位宾客
《漢語大詞典》:授馆(授館)
(1).为宾客安排行馆。周礼·秋官·环人:“掌送逆邦国之通宾客……舍则授馆。”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此后 殷仪同 至止,王人授馆,用阻班荆。” 唐 刘禹锡 《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 元 日损斋笔记·辩史:“公与语,大悦,即令授馆而礼遇焉。”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言语下》:“ 徐孝穆 使 魏 , 魏 人授馆宴宾。”
(2).当塾师。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只説在京授馆,并不曾浪费分毫。”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贺相国》:“先中宪赤贫诸生,授馆四十年,每岁正月六日始,至十二月二十四日止,一领青衣直布,坐处方方一块蓝色。”
《漢語大詞典》:照席
宴饮时照料宾客,陪席。《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 寄姐 方才回到厨房,叫人安桌摆菜,请 骆校尉 吃酒, 狄希陈 照席, 童奶奶 、 寄姐 两头打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