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清颜
猥琐
灵芸
凋瘁
肖貌
相仪
晬容
才貌
好闲
美容
容冶
涂泽
尊容
打扮
饰貌
《國語辭典》:清颜(清顏)  拼音:qīng yán
1.清秀美好的容颜。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高台多妖丽,浚房出清颜。」
2.敬称对方的容颜庄严清正。《南史。卷六○。列传。孔休源》:「不期忽觏清颜,顿袪鄙吝。」宋。苏轼答参寥书〉:「见寄数诗及近编,得一详味,洒然如接清颜听软语也。」
《國語辭典》:猥琐(猥瑣)  拼音:wěi suǒ
容貌鄙陋烦碎。《三国演义》第六○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武帝见他生得猥琐,笑道:『此小物,何谓猛兽?』」
《漢語大詞典》:灵芸(靈芸)
指 三国 魏文帝 所爱美人 薛灵芸 。 灵芸 容貌绝世,被选入宫。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见 晋 王嘉 拾遗记·魏。后用以为典。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张敏叔 云:‘但令 陶令 长为主,莫遣 灵芸 错认伊。’”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郑虎文 《咏红豆》:“记取 灵芸 别后身,玉壶清泪血痕新。”
《漢語大詞典》:凋瘁
(1).衰败枯萎。 三国 魏 锺会 《菊花赋》:“百卉凋瘁,芳菊始荣。”
(2).形容容貌憔悴或贫困衰微。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今形骸凋瘁,看即下世,一切为空,何第一之有?” 明 宋濂 《题〈栲栳山人诗集〉后》:“其出言可为世则,其制行可为世范,所以名阀之家虽凋瘁,多藉之以自立崛起。”
《漢語大詞典》:肖貌
相像、貌似。亦径指容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肖貌天地,稟性五才,拟耳目於日月,方声气乎风雷。”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播形肖貌,生类积意。”旧唐书·宪宗纪上:“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姥求之 清冷桥 ,果有赴调 元司法 ,肖貌皆如女所言。”
《漢語大詞典》:相仪(相儀)
(1).赞礼;司仪。左传·昭公七年:“公如 楚 , 郑伯 劳于 师之梁 。 孟僖子 为介,不能相仪。”文选·张衡〈东京赋〉:“ 伯夷 起而相仪, 后夔 坐而为工。” 薛综 注:“ 伯夷 , 唐 虞 时明礼仪之官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六官眡命,九宾相仪。”
(2).容貌仪态。太平广记卷二三二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语》:“炉顶上有一僊人,戴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
《漢語大詞典》:晬容
(1).谓容貌温和润泽。 唐 温庭筠 《元日》诗:“雨暘春令煦,裘冕晬容尊。”晬,一本作“ 睟 ”。 宋 苏辙 《谢南郊加恩表》之二:“乃者密侍旒冕,手荐璧琮,晬容穆然。”
(2).为对人或其容仪的敬称。 明 章懋 《与陶都宪书》:“夙钦伟望,未获一瞻晬容,恒切倾慕。”
《國語辭典》:才貌  拼音:cái mào
才华与容貌风度。《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顺帝初,章女年十二,能属文,以才貌选入掖庭。」《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
《漢語大詞典》:好闲(好閒)
容貌美丽,举止闲雅。楚辞·大招:“比德好閒,习以都只。” 朱熹 集注:“好閒,谓美好而閒暇。”
不务正业,不爱劳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又有一等好閒的,就要在这里讨用钱。”参见“ 游手好閒 ”。
《國語辭典》:游手好閒  拼音:yóu shǒu hào xián
閒蕩不務正業,好逸惡勞。《紅樓夢》第九五回:「走出來叫瞞著老太太背地裡揭了這個帖兒下來,豈知早有那些游手好閒的人揭了去了。」《文明小史》第二回:「且說那班應考的武童,大都游手好閒,少年喜事之人居多。」也作「遊手好閒」。
《國語辭典》:美容  拼音:měi róng
使容貌变美丽。如:「多吃水果,有美容的效果。」
《國語辭典》:容冶  拼音:róng yě
容貌姣美。战国。楚。宋玉〈讽赋序〉:「玉为人身体容冶,口多微词。」南朝梁。简文帝 长安有狭斜行:「大妇舒绮絪,中妇拂罗巾,小妇最容冶。」
《國語辭典》:涂泽(塗澤)  拼音:tú zé
化妆,修饰容貌。《新唐书。卷七六。后妃列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真真姿容明秀,不屑涂泽。」
《國語辭典》:涂饰(塗飾)  拼音:tú shì
粉刷美化。如:「这块老旧的天花板,在我们一番涂饰以后,焕然一新。」
《國語辭典》:尊容  拼音:zūn róng
1.对他人容貌的称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老先生尊容滞气,应主人眷不宁。」
2.对佛像、神像的敬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㶟水》:「尊容圣像,及床坐轩帐,悉青石也。」
《國語辭典》:打扮  拼音:dǎ bàn
1.妆饰容貌。《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吕使君闻召,千欢万喜,打扮得十分俏倬,趋过船来。」《红楼梦》第五一回:「你就这么跑解马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出去了不成?」
2.衣著穿戴。《文明小史》第八回:「有位教士先生,虽是外国人,却是中华打扮。」
《漢語大詞典》:饰貌(飾貌)
(1).显示于仪表。礼记·乐记:“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礼以检跡於外是饰貌也。” 陈澔 集说:“饰貌者,礼之检於外。”
(2).装饰表面。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3).修饰容貌。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 宋 刘敞 《无为军录事参军马易简可太子中舍致仕》:“控搏利禄者,至於迁籍损年,饰貌匿衰,以缓退休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