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先韵》:家权(家权)
后汉书何敞传敞上封事曰驸马都尉瑰虽在弱冠有不隐之忠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
分类:家权
《國語辭典》:国柄(國柄)  拼音:guó bǐng
一国的政治大权。《管子。立政》:「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陈元》:「专操国柄,以偷天下。」
《漢語大詞典》:盗柄(盜柄)
指窃取国家权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科场·命名禁字:“本朝 正德 初, 刘瑾 盗柄时,亦矫詔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俱更正。”明史·孙居相传:“﹝ 天啟 ﹞四年春,召拜兵部右侍郎。其冬, 魏忠贤 盗柄,復引疾归。”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一》:“所谓强者,强於盗柄,强於饰罪。” 梁启超 《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君之与国,截然两途,宫中府中,不同一体……外戚横恣、宦寺盗柄之祸,何从生焉?”
《國語辭典》:选举权(選舉權)  拼音:xuǎn jǔ quán
1.人民有依法直接选举各级民意代表及官吏的权利。
2.各类团体的成员选举领导人员或代表的权利。
《國語辭典》:苏维埃(蘇維埃)  拼音:sū wéi āi
委员会或代表会议。为俄语Soviet的音译。初为革命领导机关,由工人代表组成。西元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至列宁控制苏维埃大会以建立共产党政权后,即成为前苏联政制上的基本组织。
《國語辭典》:普选(普選)  拼音:pǔ xuǎn
不以财产、学识及阶级等限制选民的资格,凡属公民均可获得选举权。如:「这次普选办得很成功。」也称为「普通选举」。
《国语辞典》:立宪政体(立宪政体)  拼音:lì xiàn zhèng tǐ
凡制定《宪法》,以规定国家权力行使的政体,即称为「立宪政体」。
《国语辞典》:最高苏维埃(最高苏维埃)  拼音:zuì gāo sū wéi āi
前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前苏联公民在完全虚有其名的选举中选出代表,任期五年。为前苏联唯一的立法机构,并持有变更疆土、签定经济计画、组成部长会议等权力。
《漢語大詞典》:共和制
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
《漢語大詞典》:国家机关(國家機關)
(1).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警察、监狱等。亦称政权机关。
(2).特指中央一级机关。
《國語辭典》:国务院(國務院)  拼音:guó wù yuàn
1.责任内阁的办公机关,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曾设此官署。
2.美国政府主管外交和部分内政的部门。
《漢語大詞典》:部长会议(部長會議)
某些国家的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相当于我国的国务院。
《國語辭典》:被选举权(被選舉權)  拼音:bèi xuǎn jǔ quán
合于被选条件者的权利。与选举权相对。
《國語辭典》:保护贸易(保護貿易)  拼音:bǎo hù mào yì
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以限制他国输出产品进口所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课税、配额或行政措施等方式。参见「保护主义」条。
《國語辭典》:代议制(代議制)  拼音:dài yì zhì
由立宪国家的国民选举代表,参议国家政事的制度。也称为「议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