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侑宾(侑賓)
古代宴会,主人为示殷勤,用财物赠客,以助食兴,谓之侑宾。诗·小雅·鹿鸣序“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 唐 孔颖达 疏:“此解饮食而有币帛之意,言饮有酬宾送酒之币,食有侑宾劝饱之币,故皆有币也。”《诗·小雅·鹿鸣序》“承筐是将” 宋 朱熹 集传:“奉筐而行币帛,饮则以酬宾送酒,食则以侑宾劝饱也。”
《漢語大詞典》:玄宴(玄讌)
亦作“ 玄讌 ”。 犹御宴。亦指神仙的宴会。《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重阳集清氛,下輦降玄宴。” 李善 注:“玄,犹圣也。” 唐 李德裕 《画桐华凤扇赋》:“庶玉女之提携,列 崑墟 之玄讌。”
《國語辭典》:乾杯  拼音:gān bēi
饮尽杯中的饮料。如:「庆生宴上,大家以乾杯的方式,表示对寿星最诚挚的祝福。」
《漢語大詞典》:私燕
(1).私下举行宴会。孔丛子·执节:“﹝ 子顺 ﹞答曰:‘此二大夫相与私燕,言及国事,未为非礼也。’”
(2).指宫廷内的私生活。《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乃反覆校省内,暴露私燕,诬污先帝倾惑之过,成结宠妾妒媚之诛,甚失贤圣远见之明。” 颜师古 注:“私燕,谓 成帝 闲宴之私也。”
《漢語大詞典》:三燕
三次宴会。燕通“ 宴 ”。周礼·秋官·掌客:“三饗、三食、三燕,若弗酌,则以币致之。”
分類:三次宴会
《漢語大詞典》:里宴(里讌)
指乡里宴会。 晋 左思 《吴都赋》:“里讌巷饮,飞觴举白。”
分類:乡里宴会
《国语辞典》:行酒令  拼音:xíng jiǔ lìng
古代宴会中,进行酒令助兴的游戏。通常轮流说诗词或做动作,违反规定者,罚其饮酒。《红楼梦》第四二回:「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儿,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
《漢語大詞典》:杂舞(雜舞)
古代用于宴会的舞曲。 唐 沈亚之 《柘枝舞赋》:“昔神祖之克戎,賔杂舞以混会柘枝。”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杂舞 宋 郭茂倩 题解:“自 汉 以后,乐舞寖盛,故有雅舞,有杂舞。雅舞用之郊庙朝饗,杂舞用之宴会。”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杂舞 宋 郭茂倩 题解:“杂舞者,《公莫》《巴渝》《槃舞》《鞞舞》《鐸舞》《拂舞》《白紵》之类是也。始皆出自方俗,后寖陈於殿庭。”
《漢語大詞典》:折罗(折羅)
(1).犹折帛。 宋 叶适 《朝请大夫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 镇江府 折罗虚额当罢, 绍兴府 和买额重当减。”
(2).指宴会吃剩的饭菜。 张寿臣 《化蜡千儿》:“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罗。”
分類:宴会饭菜
《漢語大詞典》:享会(享會)
犒劳将士的宴会。周书·王罴传:“每至享会,亲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陛下闻驍果欲叛,多醖毒酒,欲因享会,尽鴆杀之。”
《漢語大詞典》:乾杯
饮尽杯中之酒。今多作为宴会祝酒之辞。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梁梅:“ 梅 素粧而至,坐久乾杯,唱《梅花水龙吟》。” 丁玲 《粮秣主任》:“ 老李 !为我们新的生活干杯吧。” 刘心武 《干杯之后》:“他家里此刻一定是宾朋满座,干杯不停。”
《漢語大詞典》:软脚局(軟腳局)
接风洗尘的宴会。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五:“ 郭子仪 自 同州 归,詔大臣就宅作软脚局,人率三百千。”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女设饌,为作软脚局,相得愈欢。”
《漢語大詞典》:罍篚
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的酒器和食器。亦借指祭祀。梁书·元帝纪:“况郊祀配天,罍篚礼旷,斋宫清庙,匏竹不陈……岂可久稽众议,有旷彝则!”
《漢語大詞典》:料帐(料帳)
宴会菜肴料作的帐单。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一折:“我打了箇料帐,去那街市上,不一时把那应用的按酒果品,都买将来,安排的水陆俱备。”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二折:“兀那厨子,今有八府宰相,在省堂筵宴。唤你来打箇料帐,八府大人的分饭烧割汤品添换不许少了,你怎生摆布?”
《漢語大詞典》:醵宴
聚集宴会。 唐 孙棨 《北里志·郑举举》:“ 郑举举 者,居曲中,亦善令章……有名贤醵宴,辟数妓, 举举 者预焉。”
分類:聚集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