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香阁
禁掖
禁闱
春燕
龙韬
琐闱
武士
宫槐
燕乐
禁庭
应奉
彤闱
外情
五门
命妇
《漢語大詞典》:香阁(香閣,香閤)
(1).青年妇女的内室。 唐 李白 《菩萨蛮》词:“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2).宫廷或佛寺的台阁。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香阁披青磴,琱臺控紫岑。”元史·世祖纪七:“乙酉,帝御香阁,命大乐署令 完颜椿 等肄文武乐。”
香閤:青年女子的住室。 唐 谢偃 《踏歌词》之二:“逶迤度香閤,顾步出兰闺。” 明 张景《飞丸记·芸窗望遇》:“我听説你离香閤,吓得我魄散分。”
《國語辭典》:禁掖  拼音:jìn yè
宫中旁殿,亦称天子的居所。唐。李嘉祐〈江湖秋思〉诗:「趋陪禁掖雁行随,迁向江潭鹤发垂。」
《漢語大詞典》:禁闱(禁闈)
宫廷门户。指宫内或朝廷。《后汉书·周举传》:“及还纳言,出入京輦,有钦哉之绩;在禁闈,有密静之风。” 南朝 梁 何逊 《石头答庾郎丹》诗:“ 相如 阻禁闈,何由从简易。” 唐 杜甫 《送卢侍御二十韵》:“戎狄乘妖气,尘沙落禁闈。”旧唐书·裴度传:“ 河朔 逆贼,祇乱 山 东;禁闈姦臣,必乱天下。” 宋 苏辙 《臣事》:“京师,宗庙禁闈之所在,而使不义之徒周环布列于左右,而尚何以为安?” 明 陆采 《明珠记·伪敕》:“此身虽在外,心长在禁闈。”
《漢語大詞典》:春燕(春鷰)
(1).亦作“ 春鷰 ”。春天的燕子。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随秋鸿而汎渚,逐春鷰而登梁。” 唐 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宋 梅尧臣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2).春季的大宴。 宋 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宋史·五行志四:“﹝ 嘉祐 ﹞七年三月甲子,罢春燕,以久旱故也。”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六年,丁 秦国 太夫人忧,詔为罢春燕故事。”
《國語辭典》:龙韬(龍韜)  拼音:lóng tāo
原是六韬的篇名。后泛指兵书、兵法。唐。钱起〈送崔校书从军〉诗:「宁唯玉剑报知己,更有龙韬佐师律。」
《國語辭典》:琐闱(瑣闈)  拼音:suǒ wéi
雕饰连琐图案的宫门。亦借指宫廷。唐。王维 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國語辭典》:武士  拼音:wǔ shì
1.勇武有力的人。《庄子。人间世》:「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韩诗外传》卷七:「避武士之锋端。」
2.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唤武士把军士割下耳鼻,却放回寨。」
3.欧洲及日本中古时代的一种阶级,以作战为职业,且具备高尚道德情操。
《漢語大詞典》:武卒
(1). 战国 时 魏国 按规定标准选拔的步兵。
(2).指军队、士兵。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及其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都城屠於 勾践 ,武卒散於 黄池 。” 唐 李白 《大猎赋》:“又命建夔鼓,励武卒。”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汉 兴,立博士,置辟雍,桥门观听,縉绅动色,蕃夷武卒莫不受经。”
《漢語大詞典》:宫槐
槐树。据周礼, 周 代宫廷植三槐,三公位焉,故后世皇宫中多栽植,因称。 南朝 梁元帝 《漏刻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暉。” 唐 王维 《宫槐陌》诗:“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緑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宋 黄庭坚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之二:“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宫槐古树閲沧田,掛寒烟,倚頽垣。”
《國語辭典》:燕乐(燕樂)  拼音:yàn lè
1.安乐。《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2.追逐宴饮酒色之乐。《汉书。卷一○。成帝纪》:「其后幸酒,乐燕乐。」唐。颜师古。注:「燕乐,燕私之乐。」唐。韦应物〈乐燕行〉:「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
《漢語大詞典》:禁庭
亦作“ 禁廷 ”。
(1).犹宫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禁庭尊秘之处,今贱人竟入,而门卫不觉者,宫室将虚,下人踰上之妖也。”旧唐书·韦温传:“寻知制誥,召入翰林为学士,以父职禁廷,忧畏成病,遗诫不令居禁职,恳辞不拜。” 明 吴承恩 《元寿颂》:“ 石麓 李公 ,擢自翰苑,首居春卿,内直禁廷,光晋宫保,睿眷时篤,宸恩日深。”《三国演义》第三回:“ 植 素知 董卓 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
(2).指宫廷官员。《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私謁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姦可也。”参见“ 宫庭 ”。
《國語辭典》:宫庭(宮庭)  拼音:gōng tíng
宫殿庭院。《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差官起造宫庭,又置馆舍。」
《漢語大詞典》:应奉(應奉)
(1).侍奉。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 荆宝 有小青衣曰 玉簫 ,年才十岁,常令祗候,侍於 韦兄 , 玉簫 亦勤於应奉。”《敦煌曲子词·内家娇》:“除非却应奉君王,时人未可趋颜。”
(2).指供给。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然自其始通及今屡至,其实何益於事?徒使 淮 浙 千里,劳於供亿,京师百司,疲於应奉。”
(3). 宋 代专为宫廷进奉财赋的官署应奉局的省称。 宋 吴坰 五总志:“ 王黼宣和 初入居宰路……乃復开边隙,置应奉,以持禄固位。”《宋史·食货志上一》:“ 政和 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
《國語辭典》:彤闱(彤闈)  拼音:tóng wéi
涂朱红色的宫门。泛指宫中。南朝齐。谢朓〈酬王晋安德元〉诗:「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传呼拥绛节,交戟映彤闱。」
《漢語大詞典》:外情
(1).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 晋 枣据 《杂诗》:“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史记·乐书“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 唐 张守节 正义:“其心虽静,感於外情,因物而动,是性之贪欲也。”
(2).指宫廷外臣民的情绪。新唐书·李石传:“于时大臣新族死,岁苦寒,外情不安。帝曰:‘人心未舒何也?’ 石 曰:‘刑杀太甚,则致阴沴。’”
(3).外国的情况。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欧 亚 交通,几五十年,而国人犹茫昧于外情。”
(4).指与外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媳妇,虽是懒惰娇痴,小的闺门也严谨,却不曾有甚外情。”
《漢語大詞典》:五门(五門)
(1).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周礼·天官·阍人“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路门一曰毕门。’ 玄 谓雉门,三门也。” 孙诒让 正义:“玉海·宫室《三礼义宗》云:‘天子宫门有五,法五行,曰皋门、曰库门、曰雉门、曰应门、曰路门。’按, 崔 以五门雉门在库门内,则依 后郑 説。” 崔 ,《三礼义宗》著者 崔灵恩 。
(2).泛指宫城之门。 唐 白居易 《胶漆契》诗:“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3).借指京城。 唐 李商隐 《细雨》诗:“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4).佛教语。坐禅所用的五大“对治法门”,《五门禅精要用法》:“坐禪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浄,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
《國語辭典》:命妇(命婦)  拼音:mìng fù
受有封号的妇人。《仪礼。丧服》:「为大夫命妇者,唯子不报。」《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遂斩刘琰,自此命妇不许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