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膳府
宫廷中贮藏食物的府库。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歛而入於膳府。”魏书·食货志:“又於岁时取鸟兽之登於俎用者,以牣膳府。”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八珍罗膳府,五采鬭筐牀。”
《國語辭典》:抹布  拼音:mǒ bù
揩拭桌椅所用的布。
《漢語大詞典》:闲厩使(閑廄使)
官名。 唐 置,专掌宫廷舆辇牛马。新唐书·百官志二:“ 圣历 中,置闲厩使,以殿中监承恩遇者为之,分领殿中、太僕之事,而专掌舆輦牛马。”
《漢語大詞典》:玉棂(玉欞)
玉饰的窗棂。指宫廷,引申指帝王。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礼上表》:“轮光少曖,玉欞违和,金幌輟念,百祠未遑。”
《漢語大詞典》:云韶部(雲韶部)
(1). 宋 代宫中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承 唐 代教坊旧制。 宋太宗 时改称“云韶部”。宋史·乐志十七:“云韶部者,黄门乐也。 开宝 中平 岭 表,择 广州 内臣之聪警者,得八十人,令於教坊习乐艺,赐名簫韶部。 雍熙 初,改曰云韶。”
(2).鸟名。又称音声鸟。《九华山志·物产》:“云韶部,俗名音声鸟,凡有二种……多居高峯絶顶,面暘谷而巢,飞翔有序,族居必单,於春夏早秋时见之。每风轻烟暖,则音响互发,宛如一部簫韶。”
《漢語大詞典》:伎工
在宫廷中供奉的歌舞艺人。隋书·礼仪志二:“礼用玉币,有燎,不设金石之乐,选伎工端洁善謳咏者,使歌《云汉》诗於坛南。”
《漢語大詞典》:内书堂(内書堂)
宫廷内的学堂。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相公投刺司礼:“先人以史官教习内书堂, 冯 逐而 张诚 代之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内书堂读书,自 宣德 年间创建。始命大学士 陈山 教授之,后以词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拨内书堂读书。”
分類:宫廷学堂
《漢語大詞典》:内夫人
唐 宋 时宫廷女官名。侍帝左右,记其起居。 后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八八:“承奉圣颜忧误失,就中长怕内夫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宋朝家法:“吾为内夫人日,每日轮流六人侍帝左右,以纸一番,从后端起笔,书帝起居,旋书旋卷,至暮,封付史舘。内夫人别居一宫。宫门金字大牌曰:‘官家无故至此,罚金一鎰。’”
《漢語大詞典》:无名白(無名白)
明 清 时称不中宫廷之选的阉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有选不中浄身男子,俗称无名白。即古之私白者。” 清 无名氏 《烬宫遗录》卷下:“浄身男子……其未选中者,散於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俗称无名白。”
《漢語大詞典》:市买司(市買司)
官署名。 宋 初置,为宫廷采购货物的机构。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院四辖:“杂买务、杂卖场,在榷货务内。 唐 制谓之‘宫市’, 宋 初为‘市买司’。 太平兴国 年,方更名杂买务。奉禁中买卖,而平其直。”
《漢語大詞典》:铜龙馆(銅龍館)
饰有铜龙的馆舍。太子之宫,亦借指帝王宫廷。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西霞飞出 铜龙馆 ,几队蛾眉一样妆。”参见“ 铜龙门 ”。
《國語辭典》:铜龙门(銅龍門)  拼音:tóng lóng mén
古代太子宫门上雕有铜制龙首,故称太子宫门为「铜龙门」。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叼金马署,又点铜龙门。」
《漢語大詞典》:妆域(妝域)
宫廷游戏的器具,如今陀罗之类。 清 杭世骏 《橙花馆集·〈妆域联句〉序》:“妆域者,形圜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鏤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蟠屈状,旁刻妆域二小字,楷法精谨。当背中央凸处,置銕鍼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鍼卓立轮转如飞。復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踰局者有罚。相传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如武林旧事所载千千、《日下旧闻》之放空鐘之类。”
《漢語大詞典》:质孙(質孫)
蒙语jisun译音。意为颜色。 元 代宫廷大宴,预宴者服装都是同样颜色,称“质孙”。元史·舆服志一:“质孙, 汉 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 清 查慎行 《渎山酒海歌》:“侍臣多著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 章熌麟 《訄书·订礼俗》:“ 蒙古 朝祭以冠幞,私燕以质孙。”一说,此词源于波斯语jashn,有节日、庆典和御赐服饰之意。参阅 韩儒林 《元代诈马宴新探》、 叶奕良 《关于〈元史〉中“质孙服”等的探讨》
《漢語大詞典》:宫议(宫議)
宫廷内部对国家大事的讨论。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四一回:“足下素参宫议,何人不晓!”
《漢語大詞典》:鼓吹部
唐 代乐部(乐队)之一。专管宫廷典礼曲乐的演奏。以钲、鼓、角、弦鼗、笳、箫、哀笳等为主要乐器。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