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逛花园(逛花园)  拼音:guàng huā yuán
一种玩牌的游戏规则。规定参加者的输赢有一定数目,输光了也不另付,等于白玩,故称为「逛花园」。如:「今天打牌,说好以两千元逛花园,你们看如何?」
《国语辞典》:超亏(超亏)  拼音:chāo kuī
大陆地区指超过规定数额的亏损。如:「超亏不补」。
《國語辭典》:够数(夠數)  拼音:gòu shù
数目足够。如:「钱都够数了。」
《漢語大詞典》: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的一种办法。即职工在职时分月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退休后由保险公司按月发给养老金。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采用这一办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开办这一业务。
《國語辭典》:耕者有其田  拼音:gēng zhě yǒu qí tián
民生主义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要点是减低田租,保障农民收入,切实扶植自耕农,使其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自民国四十二年起实施。
《漢語大詞典》:额漕(額漕)
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 王闿运 《李仁元传》:“诚能尽转额漕,且賑且募,夫以数十万穀,供十万之众半岁之食必有餘矣。”
《漢語大詞典》:额定值
制造厂家为使电机、电器或机械设备能可靠而又充分发挥性能的运行所作出的规定数值。如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转矩、额定容量等。使用中一般不得超过额定值。
《國語辭典》:罚款(罰款)  拼音:fá kuǎn
1.强制违法者缴纳一定金钱做为惩戒的处罚。如:「闯越平交道不仅要罚款,而且会被吊销执照。」也称为「罚金」。
2.对违反规定的人所罚的钱。如:「你可以将应缴的罚款直接划拨到各裁决所。」也称为「罚金」。
《國語辭典》:祸福无门(禍福無門)  拼音:huò fú wú mén
祸福的来源本非命中注定,没有常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常言道:『祸福无门,人自攀。』」
《漢語大詞典》: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古代常用语。意谓祸福之出没无定数,全由人们招引自取。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以 公鉏 为马正,愠而不出。 閔子马 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亦作“ 祸福无门人自召 ”。白雪遗音·马头调·悔过:“常言道:‘祸福无门人自召。’命运低高。”
《漢語大詞典》:关键字
用来标识文件中各个记录的特定数据项目的值。
《國語辭典》:版版六十四  拼音:bǎn bǎn liù shí sì
比喻人的个性固执拘泥,不知变通或不能通融。参见「板板六十四」条。
分類:定数增减
《漢語大詞典》:儤工
服劳役超过法定数量的佣工。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今俗谓程外课作者,谓之儤工。”
《國語辭典》:保證金  拼音:bǎo zhèng jīn
1.供保證目的而存储的金钱,统称为「保證金」。如:「融资需储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方能进行。」
2.为履行某项诺言,预先缴付相当数目的现金作为担保,该现金则称为「保證金」。如:「只要完成住宿契约上的内容,便会归还保證金。」
《漢語大詞典》:称耗(稱耗)
旧时征粮,在规定数量外,为弥补折耗而多收的数量。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餘、称耗。” 胡三省 注:“称耗,称计斤钧石之外,又多取之以备耗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周太祖 出身贫家,读过一些书,知道民间疾苦,即位后,首先免除 汉 时 王章 所设斗馀、称耗等额外苛敛及 唐 中期以来地方官进奉所谓羡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