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56
词典
7
分类词汇
414
佛典
1
其它
34
共456,分31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安定
安定器
安定翼
安定均衡
安定学派
胡安定法
安定团结
分类词汇
晏然
坦然
平定
晏如
乂安
坦坦
镇静
按堵
《國語辭典》:
安定
拼音:
ān dìng
1.平安稳定。《书经。盘庚中》:「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孙策复回大军,乘势取了城池,安定人民。」
2.森林学上称植物群落与环境达成的平衡状态。
分類:
安定
平静
平安
安稳
稳定
《国语辞典》:
安定器
拼音:
ān dìng qì
早期日光灯的主要组件。以漆包线绕于铁心上,具有抑制灯丝于正常温度范围内;灯丝完成预热,配合启动器使电路开路一刹那,产生冲击高压,使日光灯放电发亮;及灯亮后,起限流作用,使线路电流安定。
分类:
早期
期日
组件
心上
《国语辞典》:
安定翼
拼音:
ān dìng yì
航空器材上一种用以增加飞机构架安定性的翼面。
分类:
航空器
增加
飞机
机构
构架
安定
定性
《国语辞典》:
安定均衡
拼音:
ān dìng jūn héng
经济学上指一种均衡情况。在遇有外在力量的干扰而使现状脱离均衡,该体系能有一种力量使之恢复原来的均衡。
分类:
经济学
均衡
有外
外在
力量
干扰
现状
脱离
《国语辞典》:
安定学派(安定学派)
拼音:
ān dìng xué pài
北宋胡瑗所创的学派。瑗在湖州,立经义,治事二斋,一以明其体,一以适其用,教弟子数百人,及在太学,门徒尤盛,时人若孙觉、范纯仁、钱公辅等,皆出其门下,程颐亦尊事之,影响宋代学术甚钜。
分类:
学派
湖州
经义
《韵府拾遗 洽韵》:
胡安定法
律吕新书胡安定之法积一千六百二十寸其律是也范蜀公之法积一千二百五十寸其律非也
《高级汉语词典》:
安定团结
拼音:
ān dìng tuán jié
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國語辭典》:
晏然
拼音:
yàn rán
1.安宁、平静。《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布政施教,海内晏然。」唐。
王昌龄
〈
风凉原上作
〉诗:「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也作「晏如」。
2.悠閒安适的样子。《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樊英传》:「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红楼梦》第七一回:「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也作「晏如」。
分類:
安宁
晴朗
安适
安闲
安定
《國語辭典》:
坦然
拼音:
tǎn rán
1.平坦的样子。《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平明视之,四望坦然,不知葬所。」
2.显然、明显。《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3.坦白心安、处之泰然的样子。唐。
元稹
〈
捉捕歌
〉:「主人坦然意,昼夜安寝寤。」《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笑得华忠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却坦然无事的扶了个婆儿一路进来。」
分類:
坦然
显然
平直
安定
广阔
心里
平静
顾虑
《國語辭典》:
平定
拼音:
píng dìng
1.平稳安定。如:「他激动的情绪渐渐平定下来。」
2.平息动乱。《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帝乃依阵布军,遂杀死炎帝,活捉蚩尤,万国平定。」《三国演义》第八○回:「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
3.辨治决定。《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
4.县名。参见「平定县」条。
分類:
平定
平息
评议
安定
审定
平稳
《國語辭典》:
晏如
拼音:
yàn rú
1.安宁、平静。《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文选。曹操。求自试表》:「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也作「晏然」。
2.悠閒安适的样子。《文选。嵇康。幽愤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文选。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也作「晏然」。
分類:
安定
安宁
恬适
《國語辭典》:
乂安
拼音:
yì ān
太平无事。《文选。陆倕。石阙铭》:「区宇乂安,方面静息。役休务简,岁阜民和。」
分類:
太平
安定
《國語辭典》:
坦坦
拼音:
tǎn tǎn
1.宽平的样子。《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淮南子。原道》:「大道坦坦,去身不远。」
2.形容平定而泰然。唐。
韩愈
曹成王碑
:「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黄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分類:
普通
平坦
安定
广阔
平常
泰然
王弼
《國語辭典》:
镇静(鎮靜)
拼音:
zhèn jìng
镇定沉著,从容不迫。《国语。晋语七》:「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金史。卷九四。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分類:
镇静
持重
安定
安静
止息
平静
抑制
沉静
《漢語大詞典》:
按堵
安居;安定。
《
汉书·高帝纪上
》
:“吏民皆按堵如故。”
《
旧唐书·代宗纪
》
:“既收京城,令行禁止,民庶按堵,秋毫不犯。”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
套曲:“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 曹之骐
《腾越光复纪略》
:“军兴之际,城中按堵如故。”
分類:
安居
安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