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55,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学事
学语
无学
奥学
游学
立学
学识
志学
强学
子学
就学
来学
笃学
学剑
进学
《漢語大詞典》:学事(學事)
从某人学习并侍奉之。汉书·贾谊传:“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 李斯 同邑,而尝学事焉。” 颜师古 注:“事之而从其学也。”世说新语·言语“昔 尧 聘 许由 ” 刘孝标 注引 晋 皇甫谧 曰:“ 由 字 武仲 , 阳城 槐里 人也, 尧 舜 皆师而学事焉。”
《漢語大詞典》:学语(學語)
学习语言;学习说话。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文学结髮学语,服膺不舍。” 晋 陶潜 《和郭主簿》:“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唐 杜甫 《戏作花卿歌》:“ 成都 猛将有 花卿 ,学语小儿知姓名。” 宋 陆游 《喜小儿辈到行在》诗:“ 阿纲 学书蚓满幅, 阿绘 学语鶯囀木。”
分類:学语学习
《漢語大詞典》:无学(無學)
(1).没有学问或学识。史记·汲郑列传:“人果不可以无学,观 黯 之言也日益甚。”北史·齐上党王涣传:“人不可无学,但要不为博士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乙卯闯宫:“此皆比时大老及两衙门无学无识,以致张皇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我并不觉得你浅薄和无学。”
(2).佛教语。小乘四果的最后一果,即阿罗汉果。谓学道圆满,不需再行修学。 唐 窥基 《法华玄赞》卷一:“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漢語大詞典》:奥学(奥學)
(1).高深的学问。 唐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高文出《骚》,奥学穷讨賾。”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雄词冠於一时,奥学穷乎千古,图书兼蓄,精博两全。”宋史·田锡王禹偁等传论:“ 禹偁 制戎之策,厥后果符其言,而醇文奥学,为世宗仰。”
(2).指学识渊深的人。旧唐书·郑覃传:“经籍错讹,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準 后汉 故事,勒石於太学。”
《國語辭典》:游学(游學)  拼音:yóu xué
1.周游各地以讲学。《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2.离家至外地求学。《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自游学十年乃归乡里。」也作「游学」。
3.受学。《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赞曰》:「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國語辭典》:游学(遊學)  拼音:yóu xué
1.到远处或国外求学。《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因他家道殷富,父母钟爱,把他纵容得志气极高,向父母要了些银子,到上海游学。」也作「游学」。
2.从事学习。《汉书。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传。史丹》:「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漢語大詞典》:立学(立學)
兴建学校。 清 冯桂芬 《武进盛氏义庄记》:“吾县 范文正公 生千餘年之后,独毅然有所建復者二事:其一为立学,天下之有学自 文正 始;又其一则义庄也。”
《國語辭典》:学识(學識)  拼音:xué shì
学问与知识。如:「他学识丰富,见闻广博,待人又谦和有礼,称得上是德智兼备。」
《國語辭典》:志学(志學)  拼音:zhì xué
1.语本《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指立志专心求学。唐。马戴 下第别郜扶诗:「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
2.旧时以十五岁为志学之年。三国魏。曹植〈武帝诔〉:「年在志学,谋过老成。」
《漢語大詞典》:强学(强學)
亦作“彊学”。 勤勉地学习。《礼记·儒行》:“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君子彊学而力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人性温恭,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 清 刘大櫆 《程易田诗序》:“以故与縉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漢語大詞典》:子学(子學)
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并提。
《國語辭典》:就学(就學)  拼音:jiù xué
1.从师学习。《列子。说符》:「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张霸》:「诸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学焉。」
2.入学。《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周燮》:「十岁就学,能通诗、论。」
《國語辭典》:来学(來學)  拼音:lái xué
1.来从师学习。《礼记。曲礼上》:「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2.后世的学者。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六。中庸章句序》:「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明。宋廉〈笔记序〉:「其为来学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國語辭典》:笃学(篤學)  拼音:dǔ xué
好学。《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此君笃学隐居,不与时竞,以道乐身。」
分類:专心好学
《漢語大詞典》:学剑(學劍)
学习剑术。谓学习武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北周 庾信 《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青衿学剑,既为人主所称;童子论兵,即佐中军之策。”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宋 陆游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鍔。”
《國語辭典》:进学(進學)  拼音:jìn xué
1.学问有所增益。《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此皆进学之道也。」
2.科举时代,童生考取生员,入府县学肄业,称为「进学」。《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