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63,分18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莫学嵇康
绝学
学凤鸣
马磨学文休
三冬学
柿叶学书
书从外氏学
学贯天人际
苏秦学
陶学士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王逸少不学卫夫人
未学孙吴
五十学易(又作:学易)
谢文学
典故
中散交疏
 
中散旧交疏
 
嵇康懒寄书
 
索报书
  
莫学嵇康

相关人物
山涛
 
嵇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栖逸〉~652~
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曰:「山巨源为吏部郎,迁散骑常侍,举康,康辞之,并与山绝。岂不识山之不以一官遇己情邪?亦欲标不屈之节,以杜举者之口耳!乃荅涛书,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恶之。」
《晋书》卷四十九〈嵇康列传〉~370~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曰:「闻足下欲以吾自代,虽事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也。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故为足下陈其可否。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为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知尧舜之居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意气所托,亦不可夺也。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加少孤露,母兄骄恣,不涉经学,又读老庄,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逸之情转笃。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惟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吾以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物情,闇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闻道士遗言,饵朮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长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迫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之令转于沟壑也。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悽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疾,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欲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涂,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不至此也。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

例句

况观绝交书,兼睹箴隐文。 吴筠 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

知道故人相忆否,嵇康不得懒修书。 徐铉 寄江都路员外

文园多病后,中散旧交疏。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浅薄求贤思自代,嵇康莫寄绝交书。 白居易 答马侍御见赠

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皇甫冉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

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耿湋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骚客空传成相赋,晋人已负绝交书。 顾况 闲居怀旧

典故

《老子·道经·二十章》~77~
易顺鼎曰:文子引「绝学无忧」在「绝圣弃智」之上,疑古本如此。盖与三「绝」字意义相同。今在「唯之与阿」句上,则意似不属矣。马伦曰:「绝学无忧」一句,当在上章。又曰:晁氏读书记引明皇本,亦以「绝学无忧」属于旧第十九章之末。蒋锡昌曰:此句自文谊求之,应属上章,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一段文字之总结也。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唐张君相三十家老子注以「绝学无忧」一句,附「绝圣弃知」章末,以「唯之与阿」别为一章,与诸本不同,当从之。后归有光、姚鼐亦以此章属上章,是也。李大防曰:案「绝学无忧」句,断不能割归下章。盖「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三句,是承上文「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句。「见素抱朴」,承「绝仁」二句;「少私寡欲」,承「绝巧」二句;「绝学无忧」,承「绝圣」二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句,是统括上文;「故令有所属」句,是启下文。脉络分明,毫无疑义。

例句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典故 
伶伦吹
 
伶伦曲
 
伶伦管
 
伶伦采
 
伶伦凤律
 
伶管
 
伦伶
 
伦律
 
学凤鸣
 
嶰谷枝
 
嶰谷黄钟
 
相关人物
伶伦
 
黄帝


《吕氏春秋·纪部》卷五〈仲夏纪·古乐〉~284~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简释

伶伦吹:咏音乐、音律。唐李商隐《钧天》:“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伶伦采: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例句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元稹 寺院新竹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李商隐 钧天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李贺 苦篁调啸引

肉管伶伦曲,箫韶清庙章。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律比昆崙竹,音知燥湿弦。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祗应更指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柳宗元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裴次元 律中应钟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赵嘏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 韩愈 嘲鼾睡二首

典故
依马磨
 
许靖贫
 
马上磨许文休
 
马磨学文休
 
马磨许文休

相关人物
许靖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靖传〉~963~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
典故 
三冬学
 
三冬文史
 
三冬足
 
三冬足文狩史
 
三冬足用
 
文史三冬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列传〉~284~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徵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京房《易传》
蜺,日旁气也。
刘禹锡《竞渡曲》
沅(一作湘)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䌽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一作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言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䌽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简释

三冬学:咏读书。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例句

曼倩三冬,陈思七步。 李瀚 蒙求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 杜甫 柏学士茅屋

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罗隐 投渐东王大夫二十韵

才怜曼倩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罗隐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

典故
写残霜叶
 
写破梧桐叶
 
书柿叶
 
书叶
 
柿叶堪书
 
柿叶学书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郑虔〉~5766~
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
《太平广记》卷二百八〈书三·郑广文〉~595~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
典故
书从外氏学

相关人物
周颙


《南史》卷三十四〈周朗列传·(族孙)周颙〉~894~
转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迁中书郎,兼著作如故。常游侍东宫。少从外氏车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茅斋壁。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颙换之。颙笑答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例句

书从外氏学,竹自晋时栽。 卢纶 送从侄滁州觐省

典故
学贯天人际
 
著论穷天人
 
述作究天人

相关人物
司马迁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列传〉~2735~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例句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 刘升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 李白 赠参寥子

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典故
苏秦学

相关人物
苏秦


《战国策》卷三〈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85~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典故
相关人物
陶谷


《玉壶清话》卷四~4~
先是,朝廷遣陶谷使江南,以假书为名,实使觇之。李相密遗熙载书曰:「吾之名从五柳公,骄而喜奉,宜善待之。」至,果尔容色凛然,崖岸高峻,燕席谈笑,未尝启齿。熙载谓所亲曰:「吾辈绵历久矣,岂烦至是耶?观秀实公,非端介正人,其守可隳,诸君请观。」因令留宿,俟写六朝书毕,馆泊半年。熙载遣歌人秦弱兰者,诈为驿卒之女以中之。弊衣竹钗,旦暮拥帚洒扫驿庭,兰之容止,宫掖殆无。五柳乘隙因询其迹,兰曰:「妾不幸夫亡无归,托身父母,即守驿翁妪是也。」情既渎,失「慎独」之戒,将行翌日,又以一阕赠之。后数日,宴于澄心堂,李中主命玻璃巨钟满酌之,谷毅然不顾,威不少霁。出兰于席,歌前阙以侑之,谷惭笑捧腹,簪珥几委,不敢不釂,釂罢复灌,几类漏卮,倒载吐茵,尚未许罢。后大为主礼所薄,还朝日,止遣数小吏携壶浆薄饯于郊。迨归京,鸾胶之曲已喧,陶因是竟不大用。其词春光好云:「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瑟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典故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相关人物
陶谷


《玉壶清话》卷四~4~
李丞相谷与韩熙载少同砚席,分携结约于河梁曰:「各以才命选其主。」广顺中,谷仕周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熙载事江南李先主为光政殿学士承旨。二公书问不绝,熙载戏贻谷书曰:「江南果相我,长驱以定中原。」谷答熙载云:「中原苟相我,下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后果作相,亲征江南,赖熙载卒已数岁。先是,朝廷遣陶谷使江南,以假书为名,实使觇之。李相密遗熙载书曰:「吾之名从五柳公,骄而喜奉,宜善待之。」至,果尔容色凛然,崖岸高峻,燕席谈笑,未尝启齿。熙载谓所亲曰:「吾辈历久矣,岂烦至是耶?观秀实公,非端介正人,其守可隳,诸君请观。」因令留宿,俟写六朝书毕,馆泊半年。熙载遣歌人秦弱兰者,诈为驿卒之女以中之。弊衣竹钗,旦暮拥帚洒扫驿庭,兰之容止,宫掖殆无。五柳乘隙因询其迹,兰曰:「妾不幸夫亡无归,托身父母,即守驿翁妪是也。」情既,失「慎独」之戒,将行翌日,又以一阕赠之。后数日,宴于澄心堂,李中主命玻璃巨钟满酌之,谷毅然不顾,威不少霁。出兰于席,歌前阙以侑之,谷惭笑捧腹,簪珥几委,不敢不釂,釂罢复灌,几类漏卮,倒载吐茵,尚未许罢。后大为主礼所薄,还朝日,止遣数小吏携壶浆薄饯于郊。迨归京,鸾胶之曲已喧,陶因是竟不大用。其词春光好云:「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瑟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典故
王逸少不学卫夫人

相关人物
王羲之
 
卫铄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二十六〈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60~2~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遂成书尔。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可藏之千金勿传。
典故
未学孙吴

相关人物
霍去病


《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骠骑将军(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魏书》卷四十四《伊馥传》
卫青、霍去病亦不读书,而能大建勋名,致位公辅。

例句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

典故
五十学易
 
学易


《论语注疏·述而》~62~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典故
谢文学

相关人物
谢朓

参考典故
谢朓


《南齐书》卷四十七《谢朓传》
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度随王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閤祭酒,太子舍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

例句

因知谢文学,晓望比尘埃。 司空曙 雨夜见投之作

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孟郊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漢語大詞典》:绝交书(絶交書)
断绝交谊的书信。 三国 魏 嵇康 有《与山巨源绝交书》。 唐 顾况 《闲居怀旧》诗:“骚客空传《成相赋》, 晋 人已负《絶交书》。” 宋 杨万里 《纪闻悼旧》诗:“中间缘国论,偶似絶交书。”
《國語辭典》:绝学(絕學)  拼音:jué xué
1.失传的学术。《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司徒掾班彪曰》:「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文明小史》第六○回:「大家涉猎新书还来不及,……我看讲究这门的渐渐要变作绝学快了。」
2.废绝学问。《老子》第二○章:「绝学无忧。」《庄子。山木》:「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
3.造诣独到的学术。
《國語辭典》:伶伦(伶倫)  拼音:líng lún
1.黄帝时代的乐官,音律的创作者。《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院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
2.演员、戏子。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许名坚,乐名蓝采和。」
3.戏剧曲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漢語大詞典》:昆仑竹(崑崙竹)
昆仑山 所产之竹。相传 黄帝 取之以制律管。见汉书·律历志上。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弦。”亦省称“ 崑竹 ”。 北齐 刘昼 刘子·崇学:“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 崑 竹未断,则凤音不彰。”崑,一本作“ 崐 ”。
《國語辭典》:三冬  拼音:sān dōng
1.冬季的三个月。指孟冬(阴历十月)、仲冬(阴历十一月)、季冬(阴历十二月)。
2.三个冬季,即三年。《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漢語大詞典》:陶学士(陶學士)
指 宋 人 陶穀 。历仕 后晋 、 后汉 ,至 后周 为翰林学士,故称。他曾得 党进 的家姬。一天 陶穀 掏雪水烹茶,问那家姬说:“ 党 家有这样的风味吗?”那家姬答道:“他是粗人,只知道在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哪有这种风味。”见《绿窗新话·党家妓不识雪景》。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又道是宜羊羔烂醉在销金帐底,不知他 陶学士 风流可也胜如 党太尉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罢筵》:“我们扮过了 陶学士 了。再扮一折 党太尉 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