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皮毛  拼音:pí máo
1.泛指带毛的兽皮,可用来禦寒。《庄子。让王》:「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
2.皮肤的毛孔。《黄帝内经素问。卷一○。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3.比喻事物的外表或粗浅的知识。《文明小史》第四八回:「金道台道:『这不过皮毛上的议论,至于如何办法,断非我们台面上数语所能了结。』」
《漢語大詞典》:积学(積學)
(1).谓积累学问。《韩诗外传》卷五:“虽庶民之子孙也,积学而正身,行能礼仪,则归之士大夫。”三国志·蜀志·刘焉传:“居 阳城山 ,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元史·董俊传:“射,百日事耳;,非积学不通。” 清 陆陇其 《答嘉定李生玉如书》:“方期贤者积学奋飞,为时羽仪,不谓亦罹此大故,何天之降罔,一至於斯。”
(2).犹博学;饱学。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给事中 陆质 、中书舍人 崔枢 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协于中。” 清 戴名世 《张贡五文集序》:“ 张君 贡五 , 三湘 间积学能文之士也。”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初到南京》:“我的谱弟 戴梦鹤 ,他年纪虽轻,却是一个多才积学之士。”
(3).渊博的学识。 明 杨慎 丹铅续录·论语:“譬今有二士,一有文名,一素无积学。有闻而登高科,闻者以为固其所也;素无积学而登高科,人必曰:不意至於如此也。”明史·隐逸传序:“其抱瓌材,藴积学,槁形泉石,絶意当世者,靡得而称焉。”
《國語辭典》:蓝缕(藍縷)  拼音:lán lǚ
1.破烂的衣服。《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作「蓝褛」、「褴缕」、「褴褛」。
2.衣服破烂的样子。《红楼梦》第一回:「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蓝缕,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也作「蓝褛」、「褴缕」、「褴褛」。
《國語辭典》:博识(博識)  拼音:bó shì
见闻广博,学识丰富。如:「像先生这么博识的学者,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國語辭典》:醇儒  拼音:chún rú
学问专精纯正的儒者。《汉书。卷五一。贾山传》:「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南史。卷七一。儒林传。何佟之传》:「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委曲诱诲,都下称其醇儒。」也作「纯儒」。
《國語辭典》:陋儒  拼音:lòu rú
学识见闻浅陋的读书人。《荀子。劝学》:「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唐。韩愈〈石鼓歌〉:「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國語辭典》:儒将(儒將)  拼音:rú jiàng
兼具读书人才识与风度的将领。宋。苏辙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诗三首之一:「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國語辭典》:广博(廣博)  拼音:guǎng bó
多方面、大范围。多指学识丰富,胸怀广大。《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若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今小子说一个松江富翁姓潘是个国子监监生,胸中广博,极有口才。」
《漢語大詞典》:种学(種學)
培养学识。 明 方孝孺 《种学斋记》:“而 郑君 叔度 ,旨乎 韩氏 种学之言,以名其斋者歟。”
《國語辭典》:宿学(宿學)  拼音:sù xué
饱学之士。《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國語辭典》:寡陋  拼音:guǎ lòu
学识浅陋,少有见闻。晋。陶渊明〈命子〉诗一○首之七:「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國語辭典》:就正  拼音:jiù zhèng
1.语本《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指向人讨教,请求指正。《聊斋志异。卷五。郭生》:「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
2.归于正道。《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渊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
《漢語大詞典》:鸿硕(鴻碩)
(1).指学识渊博。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所与者不唯鸿硕之老,博洽之士,与我同志者则为吾师。” 宋 陆游 《贺周参政启》:“维时鸿硕之彦,早冠清华之途。”
(2).指学识渊博的人。 唐 苏颋 《封东岳朝觐颂》:“而左辅右弼,杂縉绅鸿硕之伦。” 宋 尹拙 《请令张昭田敏等校勘〈经典释文〉状》:“况今朝廷,富有鸿硕。”
(3).指宏富的学术流派。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夫其渊源六籍,藪泽九流,紬绎百家,溯洄千古,固文明之盛集,鸿硕之大观也。”
《國語辭典》:通识(通識)  拼音:tōng shì
一种要求识见博通的教育理念。旨在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所需的各门知识,以拓宽视野、开放心灵、扩充知识领域,并能全面观照当代文化方向,了解自身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如:「通识课程」。
《國語辭典》:优裕(優裕)  拼音:yōu yù
充足、富裕。如:「生活优裕」。《国语。周语上》:「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