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9,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孤客
孤立
孤篷
孤松
孤枕
孤雁
孤烟
孤标
孤屿
孤棹
孤寒
孤坟
孤愤
孤竹
孤剑
《國語辭典》:孤客  拼音:gū kè
孤单一人。《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
《國語辭典》:孤立  拼音:gū lì
独立无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文选。陆机。文赋》:「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漢語大詞典》:孤篷
(1).孤舟的篷。 宋 朱熹 《水口行舟》诗之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捲孤篷看,依旧青山緑水多。”
(2).常用以指孤舟。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诗之三:“孤篷半夜无餘事,应被严滩聒酒醒。” 宋 范成大 《过松江》诗:“去年匹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热。”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认女作子》:“怜伊漂泊逐孤篷,抚育朝昏伴老翁。” 清 陈维嵩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词:“水鸟斜飞,又逐孤篷一夜归。” 于右任 《嘉陵江上看云歌赠子元省三陆一》诗:“扣舷而歌歌未终,雨打孤篷衣如洗。”
分類:孤舟
《漢語大詞典》:孤松
单独生长的松树。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景繄繄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唐 张说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诗:“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羣。”
《漢語大詞典》:孤枕
独枕。借指独宿、独眠。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唐 李商隐 《戏赠张书记》诗:“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 元 宋无 《送金华黄晋卿之诸暨判官》诗:“雨来孤枕夜,梦别故人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如花玉貌正当年,帐冷幃空孤枕畔,枉自熬煎。”
分類:独宿
《國語辭典》:孤雁(孤鴈)  拼音:gū yàn
离群的雁。比喻孤单一人。《文选。曹丕。杂诗二首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分類:离群孤单
《漢語大詞典》:孤烟(孤煙)
远处独起的炊烟。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残霞将落日交暉,远树与孤烟共色。”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 柳永 《诉衷情近》词:“遥想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分類:远处炊烟
《國語辭典》:孤标(孤標)  拼音:gū biāo
1.高枝。唐。李山甫〈松〉诗:「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2.出众。唐。戴叔伦 游清溪兰若诗:「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
《漢語大詞典》:孤屿(孤嶼)
孤立的岛屿。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山》诗:“ 赤城 渐微没,孤屿前嶢兀。”
分類:孤立岛屿
《漢語大詞典》:孤棹
亦作“ 孤棹 ”。 独桨。借指孤舟。 唐 长孙佐辅 《杭州秋日别故友》诗:“独随孤櫂去,何处更同衾。” 宋 徐铉 《送黄秀才姑熟辟命》诗:“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 明 姚潜 《叶南屏田梅岑携樽过访同家舒恭侄赋》诗:“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后听。” 柳亚子 《为香凝先生题画》诗:“缘溪孤櫂夷犹去,人与归鸦共渺绵。”
分類:孤舟
《國語辭典》:孤寒  拼音:gū hán
贫穷无依,身世寒微。《晋书。卷六六。陶侃传》:「臣少长孤寒,始愿有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小生囊中只有四五十金,就是不嫌孤寒聘下令爱时,也不能彀就完姻事。」也作「孤微」。
《國語辭典》:孤坟(孤墳)  拼音:gū fén
孤立的或无人祭扫的坟墓。《文选。潘岳。西征赋》:「瞰康园之孤坟,悲平后之专絜。」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國語辭典》:孤愤(孤憤)  拼音:gū fèn
1.愤世嫉俗。《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2.韩非子篇名。
分類:韩非
《國語辭典》:孤竹  拼音:gū zhú
1.孤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宋。朱熹。注:「孤竹,竹特生者,孙竹竹枝根之末。」汉。张衡〈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2.乐器名,吹管乐器。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作定律或调律之用。晋。张协〈七命〉:「吹孤竹,拊云和。」
3.复姓。
《漢語大詞典》:孤剑(孤劍,孤劒)
亦作“ 孤劒 ”。一把剑。亦借指单独的武士。 唐 陈子昂 《东征答朝臣相送》诗:“孤剑将何託,长謡塞上风。”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并序》:“疋马孤劒,为王前驱。” 前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诗:“犹喜故人天外至,许将孤剑日边归。” 金 元好问 《孤剑咏》:“吟成孤劒咏,门外山神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