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2,分11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文字饮(又作:小饮不妨文字)
阿童
碍门
安道
安世
安世三箧
八字墙(又作:郑牛识字)
八字山头
巴字
罢亥市
换字鹅(又作:书字换鹅)
白袷玉郎
渔人犯白龙
素车白马
绕指柔
典故 
小饮不妨文字
 
阿买才劣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七〈醉赠张秘书〉
人皆劝我酒,我若耳不闻。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所以欲得酒,为文俟其醺。酒味既冷冽,酒气又氛氲。性情渐浩浩,谐笑方云云。此诚得酒意,馀外徒缤纷。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今我及数子,固无莸与薰。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方今向太平,元凯承华勋。吾徒幸无事,庶以穷朝曛。
典故
相关人物
王浚
 
羊祜(字叔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浚徵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浚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

例句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李贺 王浚墓下作

典故
碍门
 
兰免锄

相关人物
张裕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周群传》
先主无须,故(张)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

例句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张九龄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遂赋二章之二

在竹惭充箭,为兰幸免锄。 张南史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典故
安道
 
相关人物
戴逵(字安道)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戴逵传》
戴逵字安道,谯国人也。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馀巧艺靡不毕综。……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师事术士范宣于豫章,宣异之,以兄女妻焉。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晞怒,乃更引其兄述。述闻命欣然,拥琴而往。逵后徙居会稽之剡县。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孝武帝时,以散骑常侍、国子博士累徵,辞父疾不就。郡县敦逼不已,乃逃于吴。

例句

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逵。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之二

礼俗拘嵇喜,侯王忻戴逵。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独孤及 登山谷寺上方答皇甫侍御卧疾阙陪车骑之后

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 萧颖士 越江秋曙

典故
安世

相关人物
张安世(字子孺)


《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附《张安世传》
「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会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反诛,光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例句

累相承安世,深筹协子房。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典故
安世三箧
 
收三箧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张安世(字子孺)


《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附《张安世传》
「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例句

应奉五行,安世三箧。 李瀚 蒙求

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 李端 送耿拾遗湋使江南括图书

典故
八字墙
 
郑牛识字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94~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马元调本《白氏长庆集》二十六〈双鹦鹉诗〉云:「『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自注引谚云:『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
典故
八字山头

相关人物
戴洋


《晋书》卷九十五〈艺术列传·戴洋〉~2474~
侃薨,征西将军庾亮代镇武昌,复引洋问气候。洋曰:「天有白气,丧必东行,不过数年必应。」寻有大鹿向西城门,洋曰:「野兽向城,主人将去。」城东家夜半望见城内有数炬火,从城上出,如大车状,白布幔覆,与火俱出城东北行,至江乃灭。洋闻而叹曰:「此与前白气同。」时亮欲西镇石城,或问洋:「此西足当欲东不?」洋曰:「不当也。」咸康三年,洋言于亮曰:「武昌土地有山无林,政可图始,不可居终。山作八字,数不及九。昔吴用壬寅来上,创立宫城,至己酉,还下秣陵。陶公亦涉八年。土地盛衰有数,人心去就有期,不可移也。公宜更择吉处,武昌不可久住。」五年,亮令毛宝屯邾城。九月,洋言于亮曰:「毛豫州今年受死问。昨朝大雾晏风,当有怨贼报仇,攻围诸侯,诚宜远侦逻。」宝问当在何时,答曰:「五十日内。」其夕,又曰:「九月建戌,朱雀飞惊,征军还归,乘戴火光,天示有信,灾发东房,叶落归本,虑有后患。」明日,又曰:「昨夜火殃,非国福,今年架屋,致使君病,可因烧屋,移家南渡,无嫌也。」宝即遣儿妇还武昌。寻传贼当来攻城,洋曰:「十月丁亥夜半时得贼问,干为君,支为臣,丁为征西府,亥为邾城,功曹为贼神,加子时十月水王木相,王相气合,贼必来。寅数七,子数九,贼高可九千人,下可七千人。从魁为贵人加丁,下克上,有空亡之事,不敢进武昌也。」贼果陷邾城而去。亮问洋曰:「故当不失石城否?」洋曰:「贼从安陆向石城,逆太白,当伐身,无所虑。」亮曰:「天何以利胡而病我?」洋曰:「天符有吉凶,土地有盛衰,今年害气三合己亥,己为天下,亥为戎胡,季龙亦当受死。今乃不忧贼,但忧公病耳。」亮曰:「何方救我疾?」洋曰:「荆州受兵,江州受灾,公可去此二州。」亮曰:「如此,当有解不?」洋曰:「恨晚。犹差不也。」亮竟不能解二州,遂至大困。洋曰:「昔苏峻时,公于白石祠中祈褔,许赛其牛,至今未解,故为此鬼所考。」亮曰:「有之,君是神人也。」或问洋曰:「庾公可得几时?」洋曰:「见明年。」时亮已不识人,咸以为妄,果至正月一日而薨。
典故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邓艾传》
《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因水为名。

例句

江晓流巴字,山晴耸剑峰。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

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 姚合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 姚合 送杨尚书赴东川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李端 送友人游蜀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武元衡 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

浪依巴字息,风入蜀关清。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卢纶 送从舅成都丞广归蜀

典故
罢亥市
 
相关人物
羊祜(字叔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

例句

市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 崔融 户部尚书崔公挽歌

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权德舆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 雍陶 哭饶祜州吴谏议使君

典故
山阴道士
  
写鹅经
  
右军鹅
   
换黄庭
 
山阴道士鹅
  
博白鹅
  
换鹅帖
 
换经鹅
 
惜鹅群
  
白鹅书
 
鹅费羲之墨
 
鹅归逸少
 
换字鹅
 
写黄庭不要鹅
 
好鹅寻道士
 
换鹅文
 
将鹅与右军
 
笼归忆右军
 
笼随王右军
 
内史写黄庭
 
山阴书罢
 
书邀道士鹅
  
黄庭换鹤
 
挥翰邀鹅
 
挥帖致白鹅
  
觅鹅群
 
内史写道经
 
书经爱鹅
 
书字换鹅
 
俗书博白鹅
 
写经不惜鹅
 
学溪老鹅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中兴书》卷七〈琅琊王录〉~424~
王羲之字逸少。导之从子也。初讷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尝见周顗。顗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职官部三十六·右将军〉~258~
《晋中兴书》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简释

换鹅:喻以自己的高才绝技换取心爱之物,或喻书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例句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一题作〔宴〕(晏)荣山人池亭)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 孟浩然 寻梅道士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请看今日酬恩德,何似当年为爱鹅。 景审 题所书黄庭经后(泥金正书)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商隐 喜雪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杜牧 鵁鶄

凤皇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杜甫 得房公池鹅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摇落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柳宗元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卢纶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卢纶 寻贾尊师

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 卢纶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

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薛涛 送扶炼师

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群。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

便使笔精如逸少,懒能书字换群鹅。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韩愈 石鼓歌

典故
白袷玉郎

相关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世说新语》下卷下《轻诋》
「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鸟,但闻唤哑哑声。』」

例句

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李贺 染丝上春机

典故
渔人犯白龙
 
白龙豫且制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豫且


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之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例句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李白 枯鱼过河泣

且贪原兽轻黄屋,宁畏渔人犯白龙。 钱起 汉武出猎

典故   
灵涛
 
胥潮
  
白马潮
 
怒涛飞
  
灵胥怒
 
胥怒
 
子胥潮
 
子胥鸱夷
 
子胥涛
 
前胥后种
 
银涛白马
 
鸱夷没
 
鸱夷革
 
鸱夷恨
 
伍员潮
 
伍胥神
  
白马银涛
 
鸱夷血
 
灵胥八月涛
 
八月潮怒
 
怒为涛
 
伍相鸱夷
 
伍员涛
 
子胥灵
 
子胥弃
 
东流生白波
 
素车驾长鲸
 
涛江雪浪
 
伍相潮头
 
伍胥白浪
 
胥涛溅恨
 
壮志死不息
 
子胥鼓浪
 
白马踏海潮
  
鸱夷怒涛
 
寒涛拥伍胥
 
魂庄怒涛
  
怒涛犹不平
 
前潮作子胥
 
素车走灵胥
 
伍生传谬
  
伍胥恨不灭
 
伍胥怒涛
 
胥江万里涛
 
子胥怒钱塘
 
子胥弃江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文种


《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十三年〉~9~
吴王置酒文台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执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闻之,君不贱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为寡人有功,吾将爵之上赏。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于寡人,吾将复增其国,以还助伐之功。于众大夫如何?」群臣贺曰:「大王躬行至德,虚心养士,群臣并进,见难争死;名号显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赏,亡国复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于是子胥据地垂涕,曰:「于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谗夫在侧;政败道坏,谄谀无极;邪说伪辞,以曲为直,舍谗攻忠,将灭吴国:宗庙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荆棘。」吴王大怒,曰:「老臣多诈,为吴妖孽。乃欲专权擅威,独倾吾国。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计,无沮吴谋。」子胥曰:「今臣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之臣。臣不敢爱身,恐吾国之亡矣。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今大王诛臣,参于桀纣。大王勉之,臣请辞矣。」子胥归,谓被离曰:「吾贯弓接矢于郑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听从吾计,破楚见凌之雠。欲报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祸将及汝。」被离曰:「未谏不听,自杀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为汝父忠臣立吴,设谋破楚,南服劲越,威加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吴。今乃忘我定国之恩。反赐我死,岂不谬哉!」吴王闻之,大怒,曰:「汝不忠信,为寡人使齐,托汝子于齐鲍氏,有我外之心。」急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见。」子胥把剑仰天叹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与龙逄、比干为友。」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神一·伍子胥〉~235~
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鲽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馀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庐州城内淝河岸上,亦有子胥庙。每朝暮潮时,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庙前。高一二尺,广十馀丈,食顷乃定。俗云:与钱塘江水相应焉!
《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十三年〉~22~
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简释

灵胥:指河神。来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例句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 骆宾王 夕次旧吴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姚合 杭州观潮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 孟浩然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孙逖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穷。 宋昱 樟亭观涛

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张祜 哭汴州(一作夷门)陆大夫

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张祜 送庐弘本浙东觐省

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徐凝 题伍员庙

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有序)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李白 行路难三首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李端 幽居作

典故  
百炼成绕指
 
百炼之钢
 
刚百炼
  
刚金百炼
  
一指绕
 
至柔绕指
 
相关人物
刘琨(字越石)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诗丁·赠答三·重赠卢谌〉~75~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唐·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曰:「说者以金取坚刚,百鍊不耗。」唐·吕延济注:「百鍊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

例句

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钢。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白居易 李都尉古剑

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窦群 题剑

不能更出尘中也,百炼刚为绕指柔。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刚肠成绕指,玄发转垂丝。 韩偓 向隅

《漢語大詞典》:天葩
非凡的花,常比喻秀逸的诗文。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东野 动惊俗,天葩吐奇芬。” 宋 欧阳修 《会饮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从》诗:“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明 宋濂 《〈詹学士文集〉序》:“萃灵凤之彩毛,擷天葩之奇馨。”
《國語辭典》:文字饮(文字飲)  拼音:wén zì yǐn
以文字佐酒,即一边饮酒,一边赋诗论文。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漢語大詞典》:阿童
晋 王濬 的小字。晋书·羊祜传:“时 吴 有童謡曰:‘ 阿童 復 阿童 ,衔刀浮渡 江 。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祜 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 益州 刺史 王濬 徵为大司农, 祜 知其可任, 濬 又小字 阿童 ,因表留 濬 监 益州 诸军事,加龙驤将军。”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益德 寃魂终报主, 阿童 高义镇横秋。” 宋 苏轼 《八月十五看潮》诗之二:“万人鼓噪慑 吴 儂,犹是浮 江 老 阿童 。”
分類:小字
《国语辞典》:戴逵  拼音:dài kuí
人名。(约西元325~396)字安道,谯郡(今安徽宿县)人,后徙会稽之剡县(今浙江新昌)。为东晋雕塑家、画家、学者。善弹琴,人品很高,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尤善画宗教人物,兼擅山水风俗、畜兽等体。雕塑艺术上,相传曾为会稽山阴灵宝寺作木雕无量寿佛及胁侍菩萨时,隐于幕后,听取意见,反复修改,三年始成。他为瓦棺寺所塑的五世佛,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壁画,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为「三绝」。著有《释疑论》、《与名僧慧远等辩论》。
《漢語大詞典》:巴字
谓 巴江 或 巴峡 ,曲折似“巴”字。因以喻水流曲折。 唐 徐凝 《荆巫梦思》诗:“相思合眼梦何处,十二峯高巴字遥。” 唐 姚合 《泛觞泉》诗:“杯来转巴字,客坐遶方流。”文献通考·舆地七:“ 巴江 自古集来派於﹝ 巴州 ﹞郡治之右,状如‘巴’字,又曰 字江 。”
分類:曲折水流
《國語辭典》:罢市(罷市)  拼音:bà shì
1.歇市,停止市集。《晋书。卷三四。列传。羊祜》:「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旧五代史。卷八八。晋书。列传。李从璋》:「二年九月终于任,年五十一,邓人为之罢市,思遗爱也。」
2.商人为某种要求,而联合起来停止营业。《儒林外史》第一七回:「百姓要留这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将来官府要派咱们出钱,俺第一个罢市。」
《国语辞典》:黄庭换鹅(黄庭换鹅)  拼音:huáng tíng huàn é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为道士写《黄庭经》(一说《道德经》)换得群鹅。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后比喻以高才绝技换取心爱之物或赞扬书法高妙。
《漢語大詞典》:写经换鹅(寫經换鵝)
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遂以为典实。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记此事,谓所写为《黄庭经》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换群鹅(换羣鵝)
犹换鹅。
分類: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经(换鵝經)
《黄庭经》,或谓道德经。 王羲之 曾写以换鹅,故称。四朝闻见录附录载 元 仇远 《题保母帖》诗:“大字无过《瘞鹤铭》,小字亦有换鹅经。” 宋 苏舜钦 《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 山阴 不见换鹅经, 京口 今存《瘞鹤铭》。”参见“ 换鹅 ”。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漢語大詞典》:笼鹅(籠鵝)
以笼置鹅。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以“笼鹅”指 王羲之 以字换鹅事。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出风尘。 山阴 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漢語大詞典》:道士鹅(道士鵝)
《晋书·王羲之传》载: 山阴 道士养好鹅,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后因以为典实。 唐 孟浩然 《寻梅道士》诗:“ 彭泽 先生柳, 山阴 道士鹅。” 宋 黄庭坚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诗入 鸡林寺 ,书邀道士鹅。” 清 朱彝尊 《万岁通天帖歌赠王舍人》:“试将射的仙人鹤,笼作 山阴 道士鹅。”
分類:山阴道士
《漢語大詞典》:鹅经(鵝經)
(1).指 王羲之 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 宋 苏轼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一纸鹅经 逸少 醉,他年《鹏赋》 謫仙 狂。”参见“ 鹅羣 ”。
(2).《黄庭经》的别称。 元 卢大雅 《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
分類:王羲之
《漢語大詞典》:鹅群(鵝羣)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 鹅羣帖 ”。
《國語辭典》:鹅群帖(鵝群帖)  拼音:é qún tiè
行草尺牍,为王献之所书,收入宋《淳化阁帖》中。墨迹已佚,后传有宋米芾临本。
《漢語大詞典》:乘潮
(1).谓趁着潮水行船。 唐 刘方平 《采莲曲》:“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元史·张弘范传:“ 弘范 麾一军乘潮而战,不克, 李恒 等顺潮而退。”
(2).顺着潮水。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观物·泉海巨鱼》:“ 泉海 有鱼,乘潮入港,潮退不得出。”
(3).引申为随大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它能够使一部分的有志于改革者迟疑一下子,从招潮者变为乘潮者。”
《漢語大詞典》:伍子涛(伍子濤)
相传 吴国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吴王 夫差 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 伍 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地接 三茅 岭,川迎 伍子 涛。”自注:“代称海涛是 伍子 愤气所作。”参见“ 伍胥潮 ”。参阅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漢語大詞典》:伍相
指 伍子胥 。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三:“ 刘郎 浦口潮初长, 伍相 祠边月正明。” 程穆衡 笺:“《荆州记》:‘ 秭归 有 伍子胥 庙。’”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若不见 伍相 穷途 瀨 女逢,王孙 漂母 各英雄。”
分類:伍子胥
《漢語大詞典》:伍胥潮
语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乃取 子胥 ( 伍子胥 )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因以“伍胥潮”谓怒潮。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诗:“刧火自焚 杨璉 塔,箭锋犹抵 伍胥 潮。” 清 陈维嵩 《浣溪纱·雨中由枫桥至齐门》诗:“薺菜緑平 齐 女墓,梨花雪压 伍胥 潮。”亦省作“ 伍潮 ”。 清 陈维嵩 《琵琶仙·阊门夜泊用白石词韵》:“纵尚有鴟夷一舸,怕难禁 伍 潮堆雪。”参见“ 伍子涛 ”。
《漢語大詞典》:伍子涛(伍子濤)
相传 吴国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吴王 夫差 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 伍 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地接 三茅 岭,川迎 伍子 涛。”自注:“代称海涛是 伍子 愤气所作。”参见“ 伍胥潮 ”。参阅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漢語大詞典》:伍胥涛(伍胥濤)
即伍胥潮。 明 马銮 《曹娥》诗:“千戴鱼龙知志气,江声直接伍胥涛。”
《漢語大詞典》:白马素车(白馬素車)
(1).古代凶丧舆服。史记·秦始皇本纪:“ 楚 将 沛公 破 秦 军入 武关 ,遂至 霸上 ,使人约降 子婴 。 子婴 即係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沛公 遂入 咸阳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素车白马,丧人之服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徒知问鼎请隧,有惧 霸王 之师;白马素车,无復藩篱之援。”
(2).喻指 钱塘江 潮及传说中的潮神 伍子胥 。用 秦秋 时 伍员 死后为涛神的故事。见《太平广记》卷二九一。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之五:“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 西兴 。”
《國語辭典》:素车白马(素車白馬)  拼音:sù chē bái mǎ
古代遇凶事或丧事所用的车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國語辭典》:胥涛(胥濤)  拼音:xū tāo
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故称潮水为「胥涛」。《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惟是浙江东接海门,胥涛澎湃。」
《漢語大詞典》:灵胥(靈胥)
(1).指 春秋 吴 伍子胥 。相传 伍子胥 死后为涛神,故称。 宋 文天祥 《送行中斋》诗之三:“ 鲁仲 偶不逢,随世本非愿, 灵胥 目未抉,端欲诣所见。”
(2).借指波浪,浪涛。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 灵胥 , 伍子胥 神也。”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五:“云生 神禹 千年穴,雪卷 灵胥 八月涛。” 清 曹溶 《满江红·钱塘观潮》词:“谁盪激, 灵胥 一怒,惹冠衝髮。”
《漢語大詞典》:百炼(百煉,百鍊)
(1).多次锻炼;久经磨炼。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金取坚刚,百鍊不秏。”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礼,百鍊不消,皆公才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宝刀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漢語大詞典》:百炼刀(百鍊刀)
精炼钢刀。比喻精炼、犀利的文字。 明 王衡《郁轮袍》第三折:“我拜你学问是五经橱,文笔是百鍊刀。”
《國語辭典》:百鍊钢(百鍊鋼)  拼音:bǎi liàn gāng
经过多次锻鍊的钢铁。比喻意志坚强。也作「百鍊铁」、「百鍊刚」。
《漢語大詞典》:绕指
形容金属物件柔软得可以缠绕在手指头上。 明 徐渭 《知清丰沈公祠碑》:“西国之刀,其锋之銛,至断犀兕,然人得环之,则遶指也等於韦。” 明 徐渭 《知清丰沉公祠碑》:“柔如遶指,劲不留行。”亦作“ 遶指柔 ”。 清 李调元 《闻孙补山相国重膺简命节制四川喜而有作》诗:“和如靄日肃如秋,百鍊坚刚遶指柔。”
《國語辭典》:绕指柔(繞指柔)  拼音:rào zhǐ róu
1.经过陶镕而变得柔软。用来比喻受挫折后意志柔弱。《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也作「绕指柔肠」。
2.形容柔软的事物。唐。高适 咏马鞭诗:「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也作「绕指柔肠」。
3.形容柔顺的个性。也作「绕指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