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陈蔡之厄(陈蔡之厄)  拼音:chén cài zhī è
孔子与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途中被围困,穷厄绝粮的事。见《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后比喻在旅途中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也作「在陈之厄」。
《国语辞典》:尺土之柄  拼音:chǐ tǔ zhī bǐng
统治狭小领域的权柄。宋。王安石〈孔子世家议〉:「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
《国语辞典》:程孔倾盖(程孔倾盖)  拼音:chéng kǒng qīng gài
相传孔子在往郯国途中,遇当时贤人程子,停车倾斜车盖,交谈终日,甚欢。典出《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后用以比喻新交一见如故,非常投契。如:「他们才第一次见面,就谈了一整天,真可谓程孔倾盖。」
《国语辞典》:春秋笔削(春秋笔削)  拼音:chūn qiū bǐ xuè
孔子作《春秋》,记事或详、或略,或书、或不书,皆有微言大义寓于其间。故后世称论事衡人严于褒贬者为得「春秋笔削」之旨。
《漢語大詞典》:不识东家(不識東家)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 孔子 西家有愚夫,不识 孔子 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后以“不识东家”谓不识近邻是圣贤。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 荀济 人非 许 、 郭 ,不识东家,虽復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
分類:孔子
《漢語大詞典》:拔树削迹(拔樹削跡)
指 春秋 鲁 孔子 在 宋国 和 卫国 遭到迫害驱逐之事。晏子春秋·外篇下四:“ 婴 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孔子 拔树削跡,不自以为辱;穷 陈 蔡 ,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参阅史记·孔子世家、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孔子》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漢語大詞典》:大成至圣先师(大成至聖先師)
清 代所定 孔子 尊号。 明 嘉靖 九年,尊 孔子 为“至圣先师”。 清 顺治 二年,更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见清史稿·礼志三。后多省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郑振铎 《漩涡》:“墙上挂着一幅被灰尘飞沾得黑旧了的石印的 大成至圣先师 像。”
《漢語大詞典》:赤赐(赤賜)
指 孔子 学生 公西赤 ( 子华 )和 端木赐 ( 子贡 )。两人均善于辞令,故并称。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今辩讼愕愕然,无 赤 赐 之辞,而见鄙倍之色,非所闻也。”
《漢語大詞典》:达巷党人(達巷黨人)
指七岁而为 孔子 师的 项橐 。论语·子罕:“ 达巷党 人曰:‘大哉 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 朱熹 集注:“ 达巷 ,党名。其人姓名不传。”《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於 达巷党 人不学而自知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人, 项橐 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达巷党 人知(智)足以知圣人者。”
分類:七岁孔子
《國語辭典》:春秋笔法(春秋筆法)  拼音:chūn qiū bǐ fǎ
孔子作《春秋》,常以一字一语寓褒贬之义。故后世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寓「春秋笔法」。如:「这篇文章并没有春秋笔法,只是记录事实而已。」
《国语辞典》:黔突暖席  拼音:qián tú nuǎn xí
孔子和墨子热心世事,四下奔走,往往坐席未坐暖,烟囱未熏黑,即匆匆而去的事迹。参见「孔席不暖」条。后比喻人汲汲于行道。汉。班固〈答宾戏〉:「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彰。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子
指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见史记·孔子世家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贤(七十二賢)
对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学生的美称。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实 於 永乐 四年,登 林环 榜进士,负才不相下,疏言取状元不公。 成祖 召詰之。对曰:‘臣百问百答。’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 成祖 临轩对试,顷刻间条对详悉,文彩可观。”参见“ 七十二子 ”。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子
指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见史记·孔子世家
《漢語大詞典》:裘鞸
相传 孔子 初相 鲁 , 鲁 人谤诵之曰:“麛裘而韠,投之无戾;韠而麛裘,投之无邮。”及三年政成,化行,民又作诵曰:“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事见《回氏春秋·乐成》孔丛子·陈士义。麛裘,古时常服。韠即蔽膝,古时朝祭之服。二者不共用。后以“裘鞸”比喻不为时人所习惯的政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晋 舆之称原田, 鲁 民之刺裘鞸,直言不咏,短辞以讽。”鞸,同“ 韠 ”。
分類:孔子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