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五陵年少  拼音:wǔ líng nián shào
比喻豪侠少年、贵家公子。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如今五陵年少,不能彀夺旗扯鼓显英豪。」
《國語辭典》:五陵  拼音:wǔ líng
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帝王的陵寝。皆位于长安,为当时豪侠巨富聚集的地方。《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漢語大詞典》:吾家麒麟
旧谓诗·周南·麟之趾为颂扬周王室公子之作,后因以麒麟比喻优秀子弟。故称美自己家族中子侄之秀出者为“吾家麒麟”。晋书·顾和传:“﹝ 顾和 ﹞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
《國語辭典》:为裘为箕(為裘為箕)  拼音:wéi qiú wéi jī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比喻子弟继承父兄的事业。明。李东阳〈明故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
《漢語大詞典》:无成子(無成子)
不成器的子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宋朝杂记下》:“《桐江诗话》云:‘ 元祐 间, 东平 王景亮 与诸仕族无成子结为一社,纯事嘲誚,士大夫无间贤愚,一经诸人之目,即被不雅之名。’”
《國語辭典》:天地君亲师(天地君親師)  拼音: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儒家五种至尊的伦常。即天、地、国君、双亲、老师。
《国语辞典》:鸦巢生凤(鸦巢生凤)  拼音:yā cháo shēng fèng
比喻平凡穷贱人家,出了俊秀的子弟。亦可比喻出身卑贱的人,却做了大官。
《国语辞典》:蒲邑三善  拼音:pú yì sān shàn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赞许他有恭敬、忠信及明察三善。语本《孔子家语。辩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
《国语辞典》:绳枢之士(绳枢之士)  拼音:shéng shū zhī shì
绳枢,以绳子系门枢,形容家境贫困。绳枢之士指贫穷人家的子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冀宵烛之末光,邀润屋之微泽。」也作「绳枢之子」。
《国语辞典》:贵族学校(贵族学校)  拼音:guì zú xué xiào
收费昂贵,仅供少数富贵人家子弟就读的学校。
《国语辞典》:公门桃李(公门桃李)  拼音:gōng mén táo lǐ
桃李,指子弟。公门桃李指某人的门下弟子,或他推荐的人才。语本《资治通鉴。卷二○七。唐纪二十三。则天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国语辞典》:膏粱之子  拼音:gāo liáng zhī zǐ
富贵人家的子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也作「膏粱子弟」。
《国语辞典》:浪子丧门(浪子丧门)  拼音:làng zǐ sāng mén
浪子,风流的子弟。丧门,星名,传说丧门星现即有死丧等事发生。「浪子丧门」即为风流的凶神。如:「为人应正直,谨守分际,别成为浪子丧门之辈。」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
《国语辞典》:蓝田出玉(蓝田出玉)  拼音:lán tián chū yù
比喻名门出俊秀子弟。参见「蓝田生玉」条。《宋书。卷八五。谢庄传》:「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
《国语辞典》:箕裘相继(箕裘相继)  拼音:jī qiú xiāng jì
箕,簸箕。裘,皮袍。箕裘相继指铁匠的子弟,必须先学习将兽皮补缀成裘袍的方法,才能进一步继承父兄冶铁补器的世业;善于制弓的人家,其子弟要先学习弯曲柳条编制畚箕的原则,才能承续父兄柔曲干角以制弓的家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一出:「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国语辞典》:将门虎子(将门虎子)  拼音:jiàng mén hǔ zǐ
将相家门培养出来的强健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