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分类词汇(续上)
娉币
娉内
摄盛
三书六礼
九子蒲
《漢語大詞典》:娉币(娉幣)
(1).行聘礼时所致币帛财物。后汉书·乌桓传:“﹝ 乌桓 ﹞其嫁娶则先略女通情,或半岁百日,然后送牛马羊畜,以为娉币。”
(2).古代婚礼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币。魏书·列女传·泾州贞女兕先氏:“ 涇州 贞女 兕先氏 ,许嫁 彭老生 为妻,娉币既毕,未及成礼。”
《漢語大詞典》:娉内
亦作“ 娉纳 ”。
(1).古代婚礼中的问名、纳币。荀子·富国:“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娉内,送逆无礼。” 杨倞 注:“聘,问名也。内读纳,纳币也。” 梁启雄 简释:“正文作‘娉’,注文作‘聘’。娉,本字;聘,叚字。”
(2).借指娶妻。周书·皇后传序:“若娉纳以德,防闲以礼,大义正於宫闈,王化行於邦国,则坤仪式固,而鼎命惟永矣。”
《漢語大詞典》:摄盛(攝盛)
谓古代男女举行婚礼时,可根据车服常制超越一等,以示贵盛。仪礼·士昏礼“乘墨车” 汉 郑玄 注:“士而乘墨车,摄盛也。” 贾公彦 疏:“周礼·巾车云:‘……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士乘大夫墨车为摄盛。”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贫家娶妇,合卺未毕,遽令造饭缉麻,一不当意,声色相如,此虽教妇之道,而非摄盛之礼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昏礼摄视议:“明史·舆服志云:‘庶人婚,许假九品服。’亦摄盛也。”
《漢語大詞典》:三书六礼(三書六禮)
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 侯虎 却不敢怠慢,备了三书六礼,迎娶过来。”
《漢語大詞典》:九子蒲
一种蒲草。古代婚礼纳彩时用之,取“多子”之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婚礼纳綵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乾漆。”
分類:蒲草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