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豪韵》:姓陶
孟郊秋怀诗清诗既名朓金菊亦姓陶
《漢語大詞典》:豪姓
指豪门大族。后汉书·党锢传·苑康:“﹝ 苑康 ﹞迁 太山 太守。郡内豪姓多不法, 康 至,奋威怒,施严令,莫有干犯者。”魏书·李苗传:“於时 萧衍 巴西 民 何难尉 等豪姓,相率请讨 巴 蜀 之间。”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赵韩王 客 长安 ,购 唐太宗 骨葬 昭陵 下,一豪姓畜脑骨,比求得甚艰。”
《國語辭典》:复姓(復姓)  拼音:fù xìng
改姓者恢复其本姓。《三国志。卷四三。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马忠》:「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后乃复姓,改名忠。」《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乃打通状到礼部,复姓不复名,改名不改姓,叫做『范承信』。」
《國語辭典》:复姓(複姓)  拼音:fù xìng
由二字或二字以上结合而成的姓。如诸葛、司马、司徒、欧阳等。也作「覆姓」。
《漢語大詞典》:氏姓
(1).氏与姓。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 孔颖达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
(2).指姓。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 鲁迅 《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
(3).谓宗族谱系。新唐书·李守素传:“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漢語大詞典》:群姓
百官万民。礼记·祭法:“王为羣姓立社曰大社。” 孔颖达 疏:“羣姓,谓百官以下及兆民。言羣姓者,包百官也。”
分類:百官万民
《國語辭典》:姓族  拼音:xìng zú
有名望的大族。《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
《國語辭典》:外姓  拼音:wài xìng
异姓。《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儒林外史》第六回:「宗嗣大事,我们外姓如何做得主?」
《骈字类编》:七姓
左传瑕禽曰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王赖之而赐之骍旄之盟曰世世无失职
又同盟于亳载书曰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 后汉书西南夷传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之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馀户乃岁入賨钱口四十范唐书高俭传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 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雀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
《韵府拾遗 侵韵》:姓任
黄庭坚诗欲赠溪公谁姓任注任公为大钩钓鱼
《漢語大詞典》:贱姓(賤姓)
谦称己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小弟贱姓 匡 ,字 超人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贱姓 王 。”
分類:谦称
《骈字类编》:六姓
晋书庾亮传前后二汉咸以抑后党安进婚族危向使西京七族东京六姓皆非姻族各以平进纵不悉全决不尽败又唐书刘晏传晏兄暹暹孙潼拜昭义节度使徙河东 徙西川时李福讨南诏兵不利潼至填以恩信蛮皆如约六姓蛮持两端为南诏间候潼出兵袭击俘五千人南诏大惧自是不敢犯边 宋史泸州徼外羌夷传晏子距汉地绝近犹有淯井之阻斧望个恕近纳溪以舟下泸不过半日二酋浸强大擅劫晏州山外六姓及纳溪二十四姓生夷
《漢語大詞典》:别姓
(1).其他族姓。孔丛子·独治:“臣之家哭 子氏 之别姓於 弗父 之庙,哭 孔氏 则於夫子之庙。”
(2).分建族姓。史记·周本纪:“封 弃 於 邰 ,号曰 后稷 ,别姓 姬氏 。”
分類:族姓
《漢語大詞典》:上姓
(1).大姓,指望族的姓氏。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故 江左 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
(2).问人姓氏的敬词,犹言贵姓。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请问:尊客上姓,仙乡那里?”
《漢語大詞典》:诸姓(諸姓)
(1).众子孙。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 陈留 阮 家诸姓秀,邐迤出拜何駢罗。” 冯浩 笺注:“ 郑氏 註礼记,姓者子姓,谓众孙也。此曰 阮 家诸子孙耳。”
(2).指古代少数民族各种姓。新唐书·回鹘传下:“后 突厥 衰, 夷男 反攻 頡利 ,弱之,於是诸姓多叛 頡利 ,归之者共推为主, 夷男 不敢当。”
(3).别的姓氏。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唐 陈翰 《异闻集·僕僕先生》:“有姓 崔 者,亦云名 崔 ;有姓 杜 者,亦云名 杜 。其诸姓亦尔。”
《國語辭典》:种姓(種姓)  拼音:zhǒng xìng
1.宗族。《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
2.一种明显区分社会阶级的制度。以印度为例,最初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及首陀罗四大种姓。种姓间因阶级分明,所以不能交往、通婚。
3.佛教用语。指造成众生在修行道上最终成就不同的根性。也称为「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