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姑山
即 姑射山 。 宋 苏轼 《玉盘盂》诗之一:“从此定知年穀熟, 姑山 亲见雪肌肤。”参见“ 姑射 ”。
分類:姑射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漢語大詞典》:鼠姑
(1).牡丹的别名。 唐 陆龟蒙 《偶辍野蔬寄袭美》诗:“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 明 唐寅 《题牡丹画》诗:“穀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清 陈维嵩 《水调歌头·舍南庭前牡丹将放词以催之》词:“豆吐蚕婆緑,花绽鼠姑红。”
(2).鼠妇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鼠妇
分類:牡丹鼠妇
《漢語大詞典》:祖姑
(1).丈夫的祖母。《礼记·丧服小记》:“妇祔於祖姑。祖姑有三人,则祔於亲者。” 郑玄 注:“谓舅之母死,而又有继母二人也。亲者,谓舅所生。”祔,附祭。舅,丈夫的父亲。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烈妇既归 检 ,其姑已殁,而其祖姑尚存。”
(2).祖父的姐妹。后汉书·来歙传:“父 仲 , 哀帝 时为諫大夫,娶 光武 祖姑,生 歙 。” 宋 张嵲 《陈公资政墓志铭》:“公之母与某同六世祖,视之为叔祖姑。”《剪灯新话·秋香亭记》:“ 商氏 ,即生之祖姑也。”
《國語辭典》:姑且  拼音:gū qiě
暂且。《儒林外史》第七回:「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饬来,照例责罚。」《老残游记》第八回:「他姑且敷衍几句,也就罢了。」
《國語辭典》:金仆姑(金僕姑)  拼音:jīn pú gū
一种箭。《左传。庄公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漢語大詞典》:诸姑(諸姑)
父之众姊妹。《诗·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毛 传:“父之姊妹称姑。”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父子、母子尚有逼夺,何诸姑所能容?”
分類:诸姑姊妹
《漢語大詞典》:姑苏台(姑蘇臺)
亦作“ 姑胥臺 ”。 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 ,七年不成。” 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 汉 袁康 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 胥门 外有九曲路, 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 ,以望 太湖 。” 元 萨都剌 《登姑苏台》诗之二:“ 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 姑苏臺 上春可怜, 姑苏臺 下草芊芊。”
《國語辭典》:皇姑  拼音:huáng gū
妇女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礼记。曾子问》:「不迁于祖,不祔于皇姑。」
《國語辭典》:阿姑  拼音:ā gū
1.称谓:(1)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也称为「阿家」。(2)闽南方言。称姑妈。
2.广东人对妓女的讳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
《國語辭典》:阿家  拼音:ā gū
称谓。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宋书。卷六九。范晔传》:「妻云:『罪人,阿家莫念。』」也称为「阿姑」。
《漢語大詞典》:子姑
传说中的神名。即 紫姑神 。也称 坑三姑娘 。相传为 寿阳 李景 之妾,为 景 妻所妒,常役以秽事,于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见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自 南朝 以来即有迎 紫姑 问休咎之俗。 宋 苏轼 《天篆记》:“ 江 淮 间俗尚鬼,岁正月必衣服箕箒为 子姑 。”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清 顾禄 《清嘉录》卷一。参见“ 紫姑 ”。
分類:紫姑
《國語辭典》:紫姑  拼音:zǐ gū
传说中的神仙名。本为妾侍,为大妇所嫉,常罚以厕秽等劳役,正月十五日死。世人于此日用饭箕或乾草做成人偶,供为厕神,占卜诸事。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宋。欧阳修蓦山溪。新正初破〉词:「应卜紫姑神,问归期,相思望断。」也称为「箕姑」、「厕神」。
《國語辭典》:仙姑  拼音:xiān gū
1.女性的仙人。如:「何仙姑」。《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
2.敬称女性道士。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四出:「小生潘必正,下第羞归,暂投女真观中安息,偶见仙姑修容,光彩艳丽夺人。」
3.女乩童。
4.蝼蛄的别名。参见「蝼蛄」条。也作「仙蛄」。
《漢語大詞典》:姑老
旧指嫖客。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我这嘴脸也不俗,偏生不入婆娘目,妈妈,若还做的姑老成,怕道你家没得绵花褥。”《绿野仙踪》第四三回:“ 玉磬儿 哈哈笑道:‘什么是个有趣味没趣味的,一个好姑老,也霸不了一个好婊子。好婊子也霸不了一个好姑老。’”参见“ 孤老 ”。
分類:嫖客
《國語辭典》:孤老  拼音:gū lǎo
1.老而无子的人。《晋书。卷八九。忠义传。刘敏元传》:「此公孤老,馀年无几,敏元请以身代,愿诸君舍之。」
2.宿娼或歌童使女所倚靠的人。《水浒传》第四回:「我女儿常常对他孤老说提辖大恩。」《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妓女们相与的孤老多了,却也要几个名士来往,觉得破破俗。」
《國語辭典》:翁姑  拼音:wēng gū
丈夫的父与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媳妇自是个老实勤谨的,只以孝情为上,小心奉事翁姑,那里有甚心去捉他破绽?」
分類:公婆
《漢語大詞典》:三姑
(1).传说中的管蚕女神。 元 马臻 《村中书事》诗之一:“村妇相逢还笑问,把蚕今岁是三姑?” 明 高启 《养蚕词》:“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月令广义》:凡四孟年,大姑把蚕,四仲年,二姑把蚕,四季年,三姑把蚕。”
(2).指尼姑、道姑、卦姑。详“ 三姑六婆 ”。
《國語辭典》:三姑六婆  拼音:sān gū liù pó
1.三姑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旧时均被视为非高尚职业的妇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2.比喻爱搬弄是非的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话说三姑六婆,最是人家不可与他往来出入。」《镜花缘》第一二回:「况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漢語大詞典》:从姑(從姑)
见“ 从祖姑 ”。
《漢語大詞典》:从祖姑(從祖姑)
父亲的叔伯姐妹。尔雅·释亲:“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亦省称“ 从姑 ”。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序》:“国子祭酒 王武子 , 咸 从姑之外孙也。”晋书·皇甫谧传:“ 城阳 太守 梁柳 , 謐 从姑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