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劈腿  拼音:pī tuǐ
1.一种武术或舞蹈动作。将两腿撑开成一字贴于地面。如:「中老年人可以透过劈腿找回柔软度,减缓肌肉、关节老化,预防运动伤害。」
2.将双腿张开,隐指女性与人发生性行为,含贬义。
3.指用情不专,背著一方同时与其他对象交往。如:「他一向用情专一,怎会发生劈腿绯闻!」
《国语辞典》:女鞋  拼音:nǚ xié
女性所穿著的鞋子。如:「女鞋花色繁多,搭配时装穿著,更能衬托出个人风格。」
《国语辞典》:乾旦  拼音:qián dàn
戏曲中扮演女性角色的男演员。由于传统社会禁忌较多,女性不宜抛头露面,因此便由男性演员反串旦角。直至清末,始打破传统,逐渐出现符合性别的女旦角。
《国语辞典》:红姨(红姨)  拼音:hóng yí
1.担任阳间与阴间沟通的女性灵媒。让亡魂附身,使生者与死者沟通。
2.出殡行列的牵亡阵中,听命于红头道士的女巫。藉吹号角,唱牵亡歌来告示神意。
《国语辞典》:床上功夫  拼音:chuáng shàng gōng fū
男女性爱的技巧与能力。
《国语辞典》:排卵期  拼音:pái luǎn qí
发育成熟的女性或雌性哺乳动物,卵子从卵巢排出的日期。人的排卵期大都发生在月经开始后的第十四天左右。
《国语辞典》:潘乃德  拼音:pān nǎi dé
Ruth Benedict
人名。(西元1887~1948)美国人类学家。二十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她的理论对于文化人类学,特别是指文化与个性的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最著名的作品为《文化模式》,并成为人类学的经典大作。另于西元一九四六年完成以研究日本文化为主的《菊花与剑》一书。
《国语辞典》:女孩子  拼音:nǚ hái zi
年轻女性,多指女童或少女。《红楼梦》第五六回:「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
《国语辞典》:女联会(女联会)  拼音:nǚ lián huì
女性联谊社团,多设于大专院校中,以举办各项活动促进联谊为宗旨。如:「这次女联会举办的校际运动会,获得广大的回响,真是盛况空前。」
《国语辞典》:女人味  拼音:nǚ rén wèi
形容女性的魅力、吸引力。如:「她做起事来气定神閒,全身散发一股迷人的女人味。」
《国语辞典》:女高音  拼音:nǚ gāo yīn
擅长唱高音的女性歌唱者。人声域中最高者,声域包含中间Do上方两个以上的八度音程,为四声部乐曲的最高声部。可按音色、演唱的敏捷度及技巧等分成戏剧、抒情及花腔女高音。如:「在歌剧中,女高音通常担任女主角。」
《国语辞典》:老母鸡(老母鸡)  拼音:lǎo mǔ jī
1.年纪已大的雌鸡。如:「后院里有只老母鸡走来走去。」
2.比喻聒噪、爱讲话的女性,多含贬义。如:「那只老母鸡又在与人高谈阔论了。」
《国语辞典》:兔女郎  拼音:tù nǚ láng
1.指在花花公子俱乐部服务的女侍者。《花花公子》为美国的男性成人杂志,以系领结的兔子为商标,所设俱乐部中女侍造型也装扮成兔子模样,身著低胸连身束腹、黑色裤袜,并系领结,戴假兔耳及圆球状尾。
2.作兔子造型打扮的女性。
《国语辞典》:妇产科(妇产科)  拼音:fù chǎn kē
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或妊娠与生产方面之诊疗科别。
《漢語大詞典》:赶骚(趕騷)
詈语。指女性出外玩耍、招摇。《孽海花》第十五回:“一会駡丫头瞎眼,装烟烟嘴儿碰了牙了,一会又駡老妈儿都死絶了,一个个赶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