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失水
无次
丧家
弃人
居闲
坠欢
孤栖
失志
失学
失度
失明
失常
偏胜
孤雏
失位
《國語辭典》:失水  拼音:shī shuǐ
1.失去依靠。语出《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后比喻有权势的人失去凭依。唐。李商隐 重有感诗:「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2.医学上指体内水分因呕吐、腹泻等大量流失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无次(無次)
(1).没有秩序;没有章法。左传·桓公十三年:“及 鄢 ,乱次以济,遂无次。”《文选·刘琨〈答卢谌〉书》:“不復属意於文,二十餘年矣,久废则无次。” 刘良 注:“次,次序也。” 唐 韩愈 《新竹》诗:“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2).失去位次。
(3).犹言不列等,最下等。 汉 扬雄 《法言·孝至》:“荒荒圣德,远人咸慕,上也;武义璜璜,兵征四方,次也;宗夷猾夏,蠢迪王人,屈国丧师,无次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遇贼不击,枉道自全,是谓无次。”
《國語辭典》:丧家(喪家)  拼音:sāng jiā
有丧事的人家。如:「死者已矣,劝劝丧家别哀恸过度了。」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南人冬至岁首,不诣丧家;若不修书,则过节束带以申慰。」
分類:丧家
《漢語大詞典》:弃人(棄人)
(1).被遗弃的人;废人。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君亦使君之贵优,将君之爱鹤,以为君战矣。我儕弃人也,安能守战?”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彼世之瞽者、刖者、宫者,莫不以为弃人也。” 清 尤侗 《南陈北李》诗:“ 南京 有一 陈 ,太学无弃人; 北京 有一 李 ,太学多端士。”
(2).指因罪被流放的人。管子·问:“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 尹知章 注:“弃人,谓有过不齿,投之四裔者也。”
(3).遗弃人才。左传·昭公元年:“ 莒展 之不立,弃人也夫!人可弃乎?”
(4).失去人心。国语·晋语一:“今不据其安,不可谓能谋;行之以齿牙,不可谓得人……弃人失谋,天亦不赞。” 韦昭 注:“行之以齿牙为弃人,不据其安为失谋。少族多敌,故天不赞助。”
《漢語大詞典》:居闲(居閒)
亦作“ 居閒 ”。
(1).平居无事。 唐 韩愈 《画记》:“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明史·傅珪传:“ 珪 居閒类木訥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倖去。”
(2).赋闲。指失去官职。 唐 韩愈 《从仕》诗:“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越旬申言之, 张 辞以居閒之久,旧部曲不相闻,未有可荐者。” 明 归有光 《〈山斋先生文集〉序》:“公父子皆以失 张公 意,先后罢去,居閒以诗文自娱。”
见“ 居间 ”。
《國語辭典》:居间(居間)  拼音:jū jiān
1.从中调解。《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候传》:「宾客居间,遂止,俱解。」
2.做中间人、介绍人的意思。《聊斋志异。卷二。红玉》:「浼邻生居间,书红笺而盟焉。」
3.法律上指立于相对人之间,为订立某种契约之见證,或为商业买卖之介绍者。
《國語辭典》:坠欢(墜歡)  拼音:zhuì huān
失去宠爱。语本《后汉书。卷一○。皇后纪。论曰》:「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队,故九服无所逃其命。」「队」为「坠」的假借。后以坠欢指失去往日的欢乐。南朝宋。鲍照〈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國語辭典》:孤栖(孤棲)  拼音:gū qī
独自停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兄枉自灰其志,究见何益?况在家无聊,未免有孤栖之叹。」
《國語辭典》:失志  拼音:shī zhì
1.不如意、不得志。《文选。宋玉。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唐。韩愈〈马厌谷〉诗:「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2.昏昧、心神恍惚。《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只因这老狗失志,说了这几句言语,况兼两个儿子,又是愚蠢之人,不省法度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又或用术摄其魂,使他颠蹶狂谬,失志而死。」
3.没志气、失去勇气。如:「你别失志!失败一次算什么!」
《國語辭典》:失学(失學)  拼音:shī xué
失去就学的机会。唐。杜甫 屏迹诗三首之二:「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
《漢語大詞典》:失度
(1).谓失去分寸。管子·内业:“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 尹知章 注:“若忿怒过度,则常图而去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古之诫者,但恐湎淫失度尔。”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万历 后作小题文字,有谐謔失度,浮艷不雅者。”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当然,年代久远,也容易传闻异词,毁誉失度。”
(2).犹言失去法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梁 孝元 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
(3).失态。 汉 班固 《西都赋》:“舍櫺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復稽。魂怳怳以失度,巡迴涂而下低。”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贵妃﹞冠髮散乱,语言失度,错呼圣上为郎君。”
《國語辭典》:失明  拼音:shī míng
眼睛丧失了视力。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國語辭典》:失常  拼音:shī cháng
言谈举止或精神状况不正常。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策既杀吉,每独坐,彷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
《漢語大詞典》:偏胜(偏勝)
(1).谓一方超越另一方;失去平衡。 宋 秦观 《与乔希圣论黄连书》:“今病本於肝而久饵苦药,使心有所偏胜,是所谓以火救火。” 清 姚鼐 《复鲁絜非书》:“偏胜之极,一有一絶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
(2).指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此数主者,虽性分学力各有偏胜,然未有不从事於学者也。”
《漢語大詞典》:孤雏(孤雛)
亦作“ 孤鶵 ”。
(1).失去母鸟的幼鸟。 晋 傅玄 《放歌行》:“孤雏攀树鸣,离鸟何繽纷。”晋书·张骏传:“ 姑臧 謡曰:‘鸿从南来雀不惊,谁谓孤鶵尾翅生。’”
(2).比喻幼小的孤儿。 沈从文 《边城》一:“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漢語大詞典》:失位
(1).失去身分、地位。左传·成公二年:“ 蔡侯 、 许男 不书,乘 楚 车也,谓之失位。” 杨伯峻 注:“经文不书 蔡 许 两国。以一国之君而乘 楚 王之车,为其左、右,故云‘失位’。”管子·任法:“藉人以其所操,命曰夺柄;藉人以其所处,命曰失位。”礼记·礼运:“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
(2).指失去官位。孟子·滕文公下:“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3).没有处于自己应处的位次。左传·昭公十六年:“ 孔张 失位,吾子之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