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失真
失身
失势
无天
废书
患失
保守
损坏
落水
丧师
失节
无母
失图
失据
失序
《國語辭典》:失真  拼音:shī zhēn
1.指一个物体、影像、声音、波形或其他形式资讯,与原有形狀或其他特徵不完全相符的现象。也称为「畸变」。
2.与真相不合。唐。李白〈詶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國語辭典》:失身  拼音:shī shēn
1.女子失去贞节。《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今文君既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此非娘子自肯失身,这是所遭不幸,娘子立志自明。」
2.身受危害。《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列传》:「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3.失去操守。《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
4.裸露身体。《红楼梦》第九七回:「难道他个女孩儿家,你还教他失身露体,精著来光著去。」
《國語辭典》:失势(失勢)  拼音:shī shì
失去权势。《文选。扬雄。解嘲》:「夕失势,则为匹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若是富贵之人,一朝失势,落魄起来,这叫做『树倒猢狲散』,光景著实难堪了。」
《漢語大詞典》:无天(無天)
没有天理。左传·襄公二十年:“ 公子黄 将出奔,呼於国曰:‘ 庆氏 无道,求专 陈国 ,暴蔑其君,而去其亲,五年不灭,是无天也!’”
谓失去庇荫。庄子·田子方:“﹝ 文王 ﹞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 成玄英 疏:“既欲捨而释之,不忍苍生失於覆荫,故言无天也。”
《漢語大詞典》:废书(廢書)
(1).放下书。谓中止阅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余读《孟子书》,至 梁惠王 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
(2).失去使用价值的书籍。如:把废书废报送到废品回收站。
《漢語大詞典》:患失
生怕失去。《左传·昭公十八年》:“大人患失而惑。” 杨伯峻 注:“患失即论语·阳货篇之‘患失之’,患失位也。” 清 恽敬 《南华九老会诗谱序》:“是故过於进,将为患失之鄙夫,过於退,不失为引身之君子。”参见“ 患得患失 ”。
分類:生怕失去
《國語辭典》:患得患失  拼音:huàn dé huàn shī
语本《论语。阳货》:「鄙夫可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在没得到以前怕得不到,得到以后又怕失去。《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论曰》:「竦阴谋猜阻,钩致成事,一居政府,排斥相踵,何其患得患失也!」
《國語辭典》:保守  拼音:bǎo shǒu
1.保护看守。《战国策。齐策六》:「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2.态度倾向旧有制度习惯或传统,无意开拓新创。《文明小史》第一回:「就以贵省湖南而论,民风保守,已到极点,不能革旧,焉望生新?」
《國語辭典》:损坏(損壞)  拼音:sǔn huài
损毁、破坏。《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阮孝绪传》:「末年蔬食断酒,其恒供养石像先有损坏,心欲补之,罄心敬礼,经一夜忽然完复。」《喻世明言。卷一四。陈希夷四辞朝命》:「当初有一人因床脚损坏,偶取一龟支之。」
《國語辭典》:落水  拼音:luò shuǐ
1.跌掉入水中。《晋书。卷五四。列传。陆云》:「先是,尝著缞绖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三国演义》第七回:「绍驱兵大进,复赶过桥,落水死者,不计其数。」
2.比喻掉入圈套,中计。《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圈套都安排停当,漏将入来,不由你不落水。」
3.比喻堕落。如:「这样一个老实人怎肯落水为贼?定有难言的隐情。」
4.做衣服之前先将布料浸水,以防止作好衣服后布料缩水变形。如:「落水剪裁」。
《漢語大詞典》:丧师(喪師)
(1).谓失去民心。《诗·大雅·文王》:“ 殷 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郑玄 笺:“师,众也。”
(2).谓战败而损失军队。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毛鋭 丧师不加罪。”
《國語辭典》:失节(失節)  拼音:shī jié
1.丧失节操,不能以义自守。《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于此生靡敢失节。」
2.妇女失去贞节。《二程全书。遗书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3.失去调节、控制。《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4.违背礼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漢語大詞典》:无母(無母)
(1).失去母亲。吕氏春秋·不广:“ 公子小白 无母,而国人怜之。”
(2).鸟名。仪礼·公食大夫礼“加於下大夫以雉兔鶉鴽” 汉 郑玄 注:“鴽,无母。”
《國語辭典》:失图(失圖)  拼音:shī tú
1.失去主意。《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悼心失图,泣血待旦。」《聊斋志异。卷八。嫦娥》:「宗大悲,恇然失图,无复情地。」
2.丧失。《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桂阳失图,窥窬神器。」《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时间失脱了,抓寻不见,这一场烦恼非小,连性命都失图了。」
分類:失去主意
《國語辭典》:失据(失據)  拼音:shī jù
失去倚恃。如:「进退失据」。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分類:失去凭依
《漢語大詞典》:失序
亦作“失叙”。 谓次序混乱;失去常规。史记·三王世家:“而家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於万世。”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天降丧乱,皇纲失叙。”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京师东西 太一宫 ,正殿祠 五福 ,而 太一 乃在廊廡,甚为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