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霜天
凌空
孤月
风花
天衢
天日
客星
清气
暮天
横空
海色
天色
远天
浮空
晴天
《國語辭典》:霜天  拼音:shuāng tiān
严寒的天气。唐。王昌龄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诗:「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唐。李商隐 九日诗:「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國語辭典》:凌空  拼音:líng kōng
腾越到天空中。如:「候鸟凌空飞翔而过。」
《漢語大詞典》:孤月
指月亮。因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唐 王昌龄 《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 苏轼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 宋 杨万里 《月下梅花》诗:“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将孤月问平安。”
分類:因明
《漢語大詞典》:风花(風花)
(1).风中的花。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 卢照邻 《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宋 陈师道 《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
(2).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 宋 晁补之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明 杨慎 《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
(3).指起风前的大雾。 宋 陆游 《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4).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诗眼》云:‘世俗喜綺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國語辭典》:天衢  拼音:tiān qú
1.房宿四颗星中间的天区,因为黄道穿过而有此称号。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时序》:「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于万里。」《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亦四辅也。……又为四表,中间为天衢,为天关,黄道之所经也。」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2.京都。汉。张衡〈西京赋〉:「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三国志。卷六二。吴书。是仪胡综传。胡综》:「远处河朔,天衢隔绝。」
3.帝京的辇道。唐。李贺〈汉唐姬饮酒歌〉:「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國語辭典》:天日  拼音:tiān rì
1.天空,天与太阳。唐。杜牧 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
2.比喻光明。如:「他经过一番的奋斗之后,总算重见天日。」
3.比喻帝王的君权或王法。《宋书。卷二。武帝本纪中》:「镇北将军臣宗之,青州刺史臣敬宣,并是裕所深忌惮,欲以次除荡,然后倾移天日,于事可易。」《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怎么外官这么厉害,咱们在京里看御史们的摺子,总觉言过其实,若像这样,还有天日吗?」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没有固定轨道、周期,突然出现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
2.古代认为不属本座的外来亮星代表造访的客人。后借指来访的宾客。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尘筵躬洒,专候客星来。」
《國語辭典》:清气(清氣)  拼音:qīng qì
1.清明之气。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历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秀气。《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酒保说:『这是一秤金家丫头翠香翠红。』三官道:『生得清气。』」
3.閒气。《西游记》第十八回:「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著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漢語大詞典》:暮天
(1).傍晚的天空。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鐘摇暮天。” 唐 顾非熊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诗:“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嫦娥 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
(2).指傍晚的天气。 宋 沈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
《國語辭典》:横空(橫空)  拼音:héng kōng
1.横过天空。唐。虞世南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诗:「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宋。周紫芝〈水龙吟。黄金双阙横空〉词:「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
2.弥漫天空。宋。苏轼 西江月。照野瀰瀰浅浪词:「照野瀰瀰浅浪,横空暧暧微霄。」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一出:「只见朔风四起,瑞雪横空。」
《漢語大詞典》:海色
(1).海面呈现的景色。常受天空颜色、海底底质等的影响。 唐 祖咏 《江南旅怀》诗:“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宋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元 宋无 《日出》诗:“金乌摇上浪如堆,万象分明海色开。”
(2).将晓时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八:“鸡鸣海色动,謁帝罗公侯。” 王琦 注引 杨济贤 曰:“海色,晓色也。鸡鸣之时,天色昧明,如海气矇矓然。”
《國語辭典》:天色  拼音:tiān sè
1.天空的颜色。如:「台风来袭,天色昏暗,风雨交加,实在令人害怕。」唐。杜甫〈北征〉诗:「仰看天色改,坐觉妖氛豁。」《老残游记・第六回》:「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的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2.时间。如:「现在天色尚早,还可以再玩一阵子才回家。」《水浒传・第一一回》:「眼见得又不济事。不如趁早,天色未晚,取了行李,只得往别处去寻个所在。」《文明小史》第四六回:「二人又谈了一回,看看天色不早,方才各自东西。」
3.天气。如:「最近天色凉了,得多加些衣裳。」《西游记・第四四回》:「虽是天色和暖,那些人却也衣衫蓝缕。」《金瓶梅・第七七回》:「只见应伯爵蓦地走来,西门庆见雪晴,天色甚冷,留他前边书房中向火。」
《漢語大詞典》:远天(遠天)
遥远的天空。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登望》诗:“威紆距遥甸,巉嵒带远天。”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不禁从窗隙间望着远天失笑了。”
分類:遥远
《国语辞典》:浮空  拼音:fú kōng
浮出于天空。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烟云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國語辭典》:晴天  拼音:qíng tiān
1.晴朗的天空。南朝梁。简文帝〈奉和登北顾楼〉诗:「雾崖开早日,晴天歇晚虹。」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一六:「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
2.不雨无云而有阳光的天气。如:「真希望明儿是个大晴天,我们就可以顺利看到职棒冠军争霸赛。」唐。杜荀鹤 春日登楼遇雨诗:「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