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古生物  拼音:gǔ shēng wù
埋藏在地层中之地质时代之生物,而绝大部分现在已经灭绝。
《漢語大詞典》:奥地利帝国
欧洲封建帝国。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兰茨二世鉴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大部被拿破仑所占,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正式将奥地利领有的领地改为奥地利帝国。领土包括今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特兰西瓦尼亚等地。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失败后,被逐出德意志。1867年改建为奥匈帝国。
《國語辭典》:丹麦(丹麥)  拼音:dān mài
Denmark
国名。位于欧州的西北部。参见「丹麦王国」条。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国(三十六國)
(1).指 汉 时 西域 诸国。大部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境内。汉书·西域传序:“ 西域 以 孝武 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餘,皆在 匈奴 之西, 乌孙 之南。” 王先谦 补注:“三十六国者: 婼羌 、 楼兰 、 且末 、 小宛 、 精絶 、 戎卢 、 扜弥 、 渠勒 、 于闐 、 皮山 、 乌秅 、 西夜 、 子合 、 蒲犁 、 依耐 、 无雷 、 难兜 、 大宛 、 桃槐 、 休循 、 捐毒 、 莎车 、 疏勒 、 尉头 、 姑墨 、 温宿 、 龟兹 、 尉犁 、 危须 、 焉耆 、 姑师 、 墨山 、 劫 、 狐胡 、 渠犁 、 乌垒 。”
(2).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 修股民 、 天民 、 肃慎民 、 白民 、 沃民 、 女子民 、 丈夫民 、 奇股民 、 一臂民 、 三身民 ;自西南至东南方,有 结胸民 、 羽民 、 讙头国民 、 裸国民 、 三苗民 、 交股民 、 不死民 、 穿胸民 、 反舌民 、 豕喙民 、 凿齿民 、 三头民 、 修臂民 ;自东南至东北方,有 大人国 、 君子国 、 黑齿民 、 玄股民 、 毛民 、 劳民 ;自东北至西北方,有 跂踵民 、 句婴民 、 深目民 、 无肠民 、 柔利民 、 一目民 、 无继民 。”上述国名,出自传闻,无可考。但后世小说如《西游记》镜花缘等,多沿袭之。
《國語辭典》:邋遢本  拼音:lá tà běn
宋绍兴十四年(西元1144)井宪孟为四川漕,命眉山刊行七史(宋、齐、梁、陈、魏、北齐、北周书),称为「蜀大字本」,每半页九行,每行十八字。到了元朝,大部分印版已模糊、极不整饬,著录家称之为「邋遢本」。其版至清嘉庆年间,被焚毁于南京。或读为ㄌㄚ ㄊㄚˋ ㄅㄣˇ lā tà běn。
《國語辭典》:歼灭战(殲滅戰)  拼音:jiān miè zhàn
澈底消灭敌方兵力,使其屈服投降的战役。
《國語辭典》:经史子集(經史子集)  拼音:jīng shǐ zǐ jí
中国传统书籍分类的四个要目。最早晋荀勖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唐以后,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及次序始定。经包括经籍及小学,史为史书,子为诸子,集为诗文、词赋、图赞等。
《國語辭典》:蚂蚁啃骨头(螞蟻啃骨頭)  拼音:mǎ yǐ kěn gǔ tou
比喻做事的艰难辛苦。如:「这件浩大的工程,做起来真是蚂蚁啃骨头,有得拼哩!」
三大部十界十如释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图。
三大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补注序曰:「玄、文、止观,共三十卷,时人谓之三大部。」释门正统三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于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须缺一不可。」【又】律有三大部。(参见:三大五部)。
三大五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南山律师之著书,行事钞三卷,戒疏四卷,业疏四卷曰三大部。复加拾毗尼义钞三卷,比丘尼钞三卷称为五大部。
五大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南山律依凭之注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系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分八卷),三、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尼钞三卷(分六卷)也。其中前三部,略曰事钞戒疏业疏,有特称为三大部者。随机羯磨疏正源记第一所谓「南山所撰大部凡三,曰删补钞戒本钞及玆疏。」者是。盖以此三部尽律之要义故也。凡律之要,唯有二事。即所谓止恶与修善。戒疏详止恶之行相,业疏详修善之行相,事疏两明止恶修善之二者。但此三大部,比丘止作之义虽详。而未明比丘尼之止作,故于尼钞,更明比丘尼之止作。又行事钞明行虽审,而于解未尽,故于义钞审其解。元照校勘义钞序曰:「事义两钞,表里相资。非事钞,则行无所凭,失本。非义钞,则解无以发,昧来。」又妙辨四分比丘尼钞跋论五部相成之义曰:「我大师示僧,撰事钞等三大部,示尼,撰此书三卷,于是律之灯稍炽。」皆其义也。
四大部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洲)
【佛学常见辞汇】
在须弥山四周有四个大洲,东边的叫东胜身洲,南边的叫南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地方),西边的叫西牛货洲,北边的叫北俱卢洲。(参见:四洲)
【三藏法数】
(亦名四洲形量,出长阿含经)
〔一、东弗于逮〕,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踰缮那,华言限量。大论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肘以一尺八寸为一肘。)
〔二、南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阎浮是树,提是洲名。因树立称,故名阎浮提。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箱,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夭者多。
〔三、西瞿耶尼〕,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为彼多牛,以牛为货,故名牛货。在须弥山西,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人寿五百岁。
〔四、北郁单越〕,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
四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住须弥山四方咸海之四大洲也。一南赡部洲Jambudvipa,旧云南阎浮提。或从林立号,或以果立名。二东胜神洲,梵云东毗提诃Pu%rvavideha,旧云东弗婆提。为身形胜故,名为胜身。三西牛货洲,梵云西瞿陀尼,旧云西瞿耶尼Aparagoda%niya,为贸易牛故,名为牛货。四北瞿卢洲Uttarakuru,旧云北郁单越,译曰胜处。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故名胜处。见西域记一,俱舍光记八。
【佛学常见辞汇】
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东胜身洲其状如半月形,其人身形胜故,名胜身洲;南赡部洲其状上大下小,略如吾人之面,亦称南阎浮提,阎俘即赡部树,此洲有此树故名,吾人的世界,即在此洲;西牛货洲其状周圆,其地多牛,以牛为货易,故名牛货;北俱卢洲其状方正,此洲人寿皆千岁,衣食自然,惟无佛法,故列为八难之一。
四大部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禅林以华严,涅槃,宝积,般若四经为四大部经。敕修清规祈祷曰:「或看藏经,或四大部经,或三日五日七日,随时而行。」佛祖统纪四十八曰:「凭楫问道于果佛日,顿悟心旨,南渡之后,所在经藏残阙,楫以奉资造大藏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世以华严涅槃宝积珠林为四大部。」案珠林是般若之误。
【佛学常见辞汇】
禅林以华严、涅槃、宝积、般若四经为四大部经。
律之三大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大部)
三大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补注序曰:「玄、文、止观,共三十卷,时人谓之三大部。」释门正统三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于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须缺一不可。」【又】律有三大部。(参见:三大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