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9,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标石
争年
齿让
剑道
络脉
宽狭
动能
小两
洗伐
五涂
履度
豆大
夜莺
风形
拳握
《漢語大詞典》:标石(標石)
测量标志的一种。多用规定形状和大小的混凝土或岩石立方埋在地面或地下,以标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引申为标志。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唯蒸汽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现,确是划分时代的标石。”
《漢語大詞典》:争年
比岁数的大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 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 尧 同年。’其一人曰:‘我与 黄帝 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文选·嵇康〈养生论〉:“若此以往,恕可与 羡门 比寿、 王乔 争年。” 吕向 注:“言将与仙人比年争寿,则何为其无有长年也。”
分類:岁数大小
《國語辭典》:齿让(齒讓)  拼音:chǐ ràng
以年岁相互礼让,表示长幼有序。《礼记。文王世子》:「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
《国语辞典》:剑道(剑道)  拼音:jiàn dào
1.一种源自于日本的击剑运动。由古代武士格斗术发展而来。比赛者持木刀或竹刀,并戴胴(胸铠)、垂(腰铠)、面具、笼手(棉手套)等装备,在九至十一米见方大的场地进行。以击中对方的面、前臂、胴或咽喉部位者得分。每场比赛三分钟,先得两分者为胜。
2.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也称为「剑阁」。
《漢語大詞典》:络脉(絡脈)
(1).中医指人体由经脉分出的大小分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
(2).脉络,比喻头绪或条理。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 履常 ,天下士也,读书如 禹 之治水,知天下之络脉。”
《国语辞典》:宽狭(宽狭)  拼音:kuān xiá
宽窄,指面积或范围的大小程度。如:「山壁上有个突出的小平台,宽狭仅容一人,别无回旋的馀地。」
《國語辭典》:动能(動能)  拼音:dòng néng
1.运动之物体因其运动而产生的能。在速率远小于光速时,粒子之动能等于速率平方与质量乘积之半;若速率接近光速,则为相对论质量与静质量之差乘以光速的平方。
2.意志,如冲动、欲望、执意等,都含有发动的要素,故称为「动能」。
《漢語大詞典》:小两(小兩)
(1). 隋 唐 衡名。 隋 唐 度量衡有大小二制,以二十四铢为一小两,三小两为一大两。旧唐书·食货志上:“凡权衡度量之制……调鐘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餘公私用大升大两。”
(2).今市制分一斤为十两,故俗称以前分一斤为十六两之两为小两。
《漢語大詞典》:洗伐
(1).清除。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近科的文章本也华靡过甚,我们既奉命来此,若不趁此着实的洗伐一番,伊于胡底?”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三》:“所以虽是我们读书人,自以为胜西崽远甚,而洗伐未净,说话一多,也常常会露出尾巴来的。”
(2).指采伐林木时把大小树木一律伐掉。《解放日报》1944.9.25:“不论炭厂、木厂,伐木只准间伐,不准洗伐。”
《漢語大詞典》:五涂(五塗)
亦作“ 五涂 ”。
(1).指大小道路。《周礼·夏官·司险》:“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 郑玄 注:“五涂:径、畛、涂、道、路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司险》:“五涂者,即壕上为五路,以通车徒兵马也。”
(2).即五道。南史·隐逸传下·顾欢:“赋诗言志曰:‘五涂无恒宅,三清有常舍。’”详“ 五道 ”。
《國語辭典》:五道  拼音:wǔ dào
1.五路,五个方面。《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万里剋期,五道并入。」唐。王昌龄 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2.佛教用语。称天、人、地狱、畜生、饿鬼为「五道」。南朝宋。鲍照〈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3.五道将军。参见「五道将军」条。《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转头逢五道,开眼见阎王。」
《漢語大詞典》:履度
(1).遵循法度。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君臣履度,各守厥真。”
(2).鞋的大小尺寸。晋书·隐逸传·陶潜:“ 潜 无履, 弘 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 潜 便於坐申脚令度焉。”
《国语辞典》:豆大  拼音:dòu dà
形容像豆子一般大小。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效果。如「豆大的灯火」,乃形容其小;而「豆大的汗水」,则又形容其大。
《國語辭典》:夜莺(夜鶯)  拼音:yè yīng
1.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鸫科。体大如雀,形态美丽,背色褐而微红,翼有光泽,尾较长,雄者鸣声清越可爱,夜间亦鸣,故称为「夜莺」。
2.俗称娼妓为「夜莺」。
《漢語大詞典》:风形(風形)
(1).犹风貌。指容貌姿态。南齐书·胡谐之传:“ 谐之 风形瓌润,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
(2).指风的大小动向。 宋 梅尧臣 《草木》诗:“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漢語大詞典》:拳握
像握着的拳头大小。喻体积小。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其外人所见者,拳握之内,或吐异香;胸臆之间,乍表金色。” 宋 陈师道 《幼岭》诗:“谁言拳握间,意作万牛重。” 宋 陆游 《嘉阳官舍奇石》诗:“散落支床压酒槽,大或专车小拳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