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姑子死和尚  拼音:gū zi sǐ hé shàng
(歇后语)大家没。因旧时常戏谑尼姑与和尚有关系,和尚一死,就没有了男人。所以用来表示大家都没有好处,占不到便宜。《醒世姻缘传》第八七回:「人说和尚死老婆大家没,我合那小妇臭蹄子,姑子死和尚,也是大家没。」
《国语辞典》:生意不成仁义在(生意不成仁义在)  拼音:shēng yì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谚语)比喻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大家仍不伤和气。如:「生意不成仁义在,你又何必苦苦纠缠,强人所难。」
《国语辞典》: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  拼音:guān qǐ mén lái,dōu shì yī jiā rén
(谚语)把门关起来,大家都是自己人,什么话都可以说,没什么好顾忌。《红楼梦》第六五回:「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原无避讳。」
《国语辞典》:小里小气(小里小气)  拼音:xiǎo li xiǎo qì
形容人吝啬或举止不大方,缺乏大家气派。如:「自从换了一份好工作后,他不再小里小气了。」
《国语辞典》:天下文宗  拼音:tiān xià wén zōng
尊称天下公认的文章大家。《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
《国语辞典》:众毁所归(众毁所归)  拼音:zhòng huǐ suǒ guī
众人的毁谤归于一处。形容被大家所不齿。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慄。」
《国语辞典》:众所熟知(众所熟知)  拼音:zhòng suǒ shú zhī
大家都熟悉知道。如:「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众所熟知。」
《国语辞典》:大抢购(大抢购)  拼音:dà qiǎng gòu
大家争相购买。如:「食用油价即将调涨的消息传出,造成许多民众大抢购。」
分类:大家购买
《漢語大詞典》:自报公议(自報公議)
自己提出初步意见,然后由大家评议。 骆宾基 《父女俩》:“有坟的,上边要发迁葬补贴;地呢,要在评价组里自报公议,一亩小麦还有八十斤小米的青苗补贴。”
《国语辞典》:大家夥儿(大家夥儿)  拼音:dà jiā huǒ ér
众人、大家。《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妳若撂不下你乾妈,咱们索性把你乾妈也带了去,大家夥儿乐一乐好不好?」
分类:众人大家
《国语辞典》:大家小户(大家小户)  拼音:dà jiā xiǎo hù
大家,高门望族;小户,社会地位卑微的人家。「大家小户」泛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家。《通俗常言疏證。宫室。大家小户》引《魔合罗剧》:「大家小户、有个门神户尉。」
《国语辞典》:臭肉来蝇(臭肉来蝇)  拼音:chòu ròu lái yíng
腐肉容易招来蝇虫。比喻利益所在,大家争相趋附。《通俗编。禽鱼》引《五灯会元》:「僧问慧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臭肉来蝇。』」
《国语辞典》:赶趟儿(赶趟儿)  拼音:gǎn tàng ér
1.在市集或赛会时,大家争先恐后去参加,北方人称为「赶趟儿」。如:「迎神赛会到了,他们又赶趟儿去了。」
2.凑热闹,或适逢所需的意思。如:「大冷天,穿这袄儿还真是赶趟儿呢!」
3.来得及。如:「你不必急,明天走也还赶趟儿。」
《國語辭典》:公份儿(公份兒)  拼音:gōng fèn ér
众人集资送礼。如:「这是公份儿的礼,您别跟我们客气了。」也作「公分儿」。
《漢語大詞典》:公共秩序
大家应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社会上流氓、阿飞、盗窃、凶杀、强奸犯、贪污犯、破坏公共秩序、严重违法乱纪等严重罪犯以及公众公认为坏人的人,必须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