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学城(大学城)  拼音:dà xué chéng
以大学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社区。居民原本以该大学的师生及其眷属为主,其后逐渐发展成结合文化、社会、教育及商业等机能的城镇。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便是典型的大学城。
《国语辞典》:大学服(大学服)  拼音:dà xué fú
大专院校学生的制服。常见式样是卡其布西装外套,搭配白衬衫、黑色领带,男著长裤,女著短窄裙。通常在重要庆典、会议等正式场合穿著。如:「大一新生著大学服在礼堂参加新生训练。」
《国语辞典》:大学区(大学区)  拼音:dà xué qū
为法国教育行政区划之一,介于中央与省之间的教育行政单位,总理该区的教育行政事务。
《国语辞典》:大学院(大学院)  拼音:dà xué yuàn
1.清光绪二十八年(西元1902),张百熙奏订学堂章程,分大学为大学院、大学专门分科、大学预备科三部。大学院收分科大学毕业生,修业年限无定。重研究,不重讲授,不立课程,光绪二十九年改「通儒院」。
2.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设大学院于南京,为统辖全国教育行政及学术研究的最高机关。十七年改称为「教育部」。
《漢語大詞典》:综合大学(綜合大學)
大学的一种类型。由若干不同学科的院、系组成。我国的综合大学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技术科学(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国语辞典》:大同大学(大同大学)  拼音:dà tóng dà xué
私立大学之一。原为「大同工业专科学校」,创立于民国四十五年。五十二年改制为「大同工学院」,六十五年开设研究所硕士班,七十一年开设博士班,八十八年改名为「大同大学」。设有工程、电机资讯、经营设计等学院。现址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
《国语辞典》:大学之道(大学之道)  拼音:dà xué zhī dào
博学治国的方法。《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分类:博学治国
《国语辞典》:大学自治(大学自治)  拼音:dà xué zì zhì
指大学教授与学生等全部成员,以该大学成员身分,依大学法第一条规定之:「大学应受学术自由之保障,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治权。」共同以民主程序决定与学术有关之事务。
《国语辞典》:大叶大学(大叶大学)  拼音:dà yè dà xué
为私立大学之一。原为「大叶工学院」,成立于民国七十九年。八十六年八月,改名为「大叶大学」。现址位于彰化县大村乡。
《国语辞典》:大学院校(大学院校)  拼音:dà xué yuàn xiào
大学和独立学院的通称。如:「这所大学院校今年增加了好几个科系,使考生有更多的选择。」
《国语辞典》:大学联招(大学联招)  拼音:dà xué lián zhāo
各大学联合招考新生。也称为「大学联考」。
《国语辞典》:大学教育(大学教育)  拼音:dà xué jiào yù
教育部所制定的高等教育之一。提供开放的学术研究空间,以培养各科系优秀人才为宗旨。凡具备高中同等学力资格的青年男女,皆可经由大学联招,取得入学资格。
《国语辞典》:大学联考(大学联考)  拼音:dà xué lián kǎo
各大学联合招考新生,组成联招委员会,统一命题,统一考期,再依考生分数、志愿进行录取分发。也称为「大学联招」。
《国语辞典》:单科大学(单科大学)  拼音:dān kē dà xué
由相同性质的系所所组成的大学。如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所设系所、学院全部与海事、水产有关,即属「单科大学」。
《国语辞典》:淡江大学(淡江大学)  拼音:dàn jiāng dà xué
私立大学之一。创办于民国三十九年,原名「英文专科学校」。四十七年改制为文理学院,六十九年改制为私立大学。设有文、理、工、商、外语、管理六个学院,分为淡水校本部与台北城区部两个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