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一
古代道家用语。谓大到极点而囊括一切。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无外,谓之大也;入於无间,谓之小也;虽復大小异名,理归无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气。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孔颖达 疏:“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2).指原始朴素状态。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復情以归大一也。” 杨倞 注:“虽无文饰,但復情以归素质,是亦礼也。”
(3).指太古时代。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杨倞 注:“大一谓太古时也。”
(4).指天。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阳数。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
《漢語大詞典》:大一统(大一統)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徐彦 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 周 天子。后世因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明 康海 《粉蝶儿·贺登科》套曲:“栋梁材自有非常用,好保护万岁千年大一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老百姓都希望中国结束分裂的局面,形成大一统的山河。”
《漢語大詞典》:大一会(大一會)
好一会。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空疑惑了大一会,恰分明这搭里。俺淘写相思,叙问寒温,诉説真实。”
《国语辞典》: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  拼音:chūn qiū dà yī tǒng
春秋一书重视天下一统,强调诸侯统属于天子。《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漢語大詞典》:大龟(大龜)
古称大一尺二寸之龟,其甲用于占卜。书·禹贡:“ 九江 纳锡大龟。” 孔 传:“尺二寸曰大龟。”《左传·昭公十八年》:“使 公孙登 徙大龟。” 唐 韩愈 《复志赋》:“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
《漢語大詞典》:倍年
年龄大一倍左右。北史·李邕传:“﹝ 李邕 ﹞幼而儁爽,有逸才……凡所交游,皆倍年儁秀。”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芦花被:“予时年甚少, 敬夫 ( 吴敬夫 )为乡前辈, 彦能 ( 邱彦能 )亦倍年以长。”
《国语辞典》:青湛湛  拼音:qīng zhàn zhàn
形容广大一片的深青色。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一折:「这青湛湛碧悠悠天也知人意,早是秋风飒飒可更暮雨凄凄。」
《漢語大詞典》:音撇
按基准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调谐一个音所产生的音调误差(不应大于80∶81)
自然音阶中较大一个全音和较小一个全音之间的频率差,相应的频率比为81/80
《漢語大詞典》:方面军(方面軍)
(1).担负一个方面作战任务的军队的最大一级编组,统辖若干集团军(兵团)或军。 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川 陕 边区的红军也开始转移”注:“同年(1936年)十月,第二方面军全体和第四方面军的一部分到达 陕北 ,与红军第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2).借指某方面的重要力量。 朱德 《关于手工业问题的讲话》:“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近两千万手工业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人民日报》1981.1.13:“高等学校的科研力量确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國語辭典》:大行政区(大行政區)  拼音:dà xíng zhèng qū
大陆地区指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行政区,为行政区的最大一级。西元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四年,大陆上共分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