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洋杂货(五洋雜貨)
旧称外国来的一些日用商品,如洋油、洋火、洋碱、洋蜡之类。亦泛指各种日用的零星货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五洋杂货的利润虽然不错,比起西药来,利润还是薄的。”
《漢語大詞典》:文化买办(文化買辦)
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里贩卖外国资本主义文化,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服务的反动文人。
《國語辭典》:唐人街  拼音:táng rén jiē
中国人侨居于欧、美两大洲,各大城市间,经商设店而形成的市街,西方人称为「唐人街」。《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逛过唐人街,随便吃了一顿饭。」也称为「华埠」、「中国城」。
《漢語大詞典》:私觌官(私覿官)
指 唐 代出使外国的朝臣所保荐的州县官员。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故事,使外国者,常赐州县官十员,使以名上,以便其私,号私覿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唐宋二事例见于碑碣:“ 唐 法有私覿官,凡朝臣使外国者,赐州县官十员,使以名上,以便其私,所以优使臣也。”
《國語辭典》:洋财(洋財)  拼音:yáng cái
指跟外国做买卖得到的财物。也泛指意外之财。如:「发洋财」。《通俗常言疏證。货财。发洋财引清朝野史大观》:「华俄道胜银行破燬,其时汇丰尚存,屯银甚多,都中无赖,人人想发洋财矣!」
《漢語大詞典》:洋毛子
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中国歌谣资料·仁慈》:“洋毛子开了几十年的医院,怨死的病鬼怨声连连。”《中国民间故事选·义和团的传说故事》:“洋毛子在 中国 修铁道,皇上是死不愿意呀!”
《漢語大詞典》:洋刀
外国刀(多指 日本 军用大刀)。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六章:“台阶上下立着十来个穿得挺阔气的财主,围着一个带洋刀穿 日本 军服的高个子军官在说话。”
《漢語大詞典》:洋栈(洋棧)
外国厂商的仓库。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
《國語辭典》:洋派  拼音:yáng pài
沾染西洋人的习气或作风。
《國語辭典》:洋娃娃  拼音:yáng wá wa
用布、塑胶或橡胶等材质制成的人形玩偶。因为多作成外国幼儿的形状,故称为「洋娃娃」。
《國語辭典》:洋务运动(洋務運動)  拼音:yáng wù yùn dòng
清朝(约十九世纪中叶)大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在英法联军之役后,深觉近代技术的重要性,而派遣留学生、制兵器等的洋务运动。但因积弊过深、财力不足而告失败。
《漢語大詞典》:夷鬼子
犹言洋鬼子。旧时对外国殖民者的憎称。《清朝野史大观·徐时栋偷头记》:“西夷 英吉利 据 寧波府 …… 华 人谓夷鬼子。”《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癸丑嘉定纪事》:“兵备道 吴健彰 被劫,旋为夷鬼子扶去。”
分類:外国殖民
《漢語大詞典》:脩臂
古代传说中的海外国名。其民皆长臂。《淮南子·墬形训》:“自西南至东南方, 结胷 民、 羽 民…… 三头 民、 脩臂 民。” 高诱 注:“ 脩臂 民,一国民皆长臂。”
《国语辞典》:免税商店(免税商店)  拼音:miǎn shuì shāng diàn
供外国入境旅客购买货物的商店。其所售货物均免徵关税,故价格较廉。此乃对外国旅客的一种优待措施,常设于国际性港埠或机场。
《国语辞典》:食洋不化  拼音:shí yáng bù huà
大陆地区指将外国经验全盘引用而不作分析比较。如:「食洋不化与食古不化一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