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6,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寻复
复岭
复辟
复醒
复陈
复除
阳复
追复
复旦
复壁
叙复
岁复
复玷
平复
复被
《高级汉语词典》:寻复
相继
《漢語大詞典》:复岭(複嶺)
重迭的山岭。 唐 胡曾 《咏史诗·番禺》:“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宋 洪迈 《夷坚志补·天元邓将军》:“王梦中与此郎同乘宝车,登复岭,入朱门,华屋苑囿,皆名花节物,长如熙春。”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西南诸蛮夷,重山复岭,杂厕 荆 、 楚 、 巴 、 黔 、 巫 中,四面皆王土。”
分類:重迭山岭
《國語辭典》:复辟(復辟)  拼音:fù bì
语本《书经。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德。」失位的君主,重新恢复君位。唐。元稹〈迁庙议〉:「中宗复辟中兴,当为百代不迁之庙。」《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蔡脩亦以复辟之谤伏诛。」
《國語辭典》:复醒(復醒)  拼音:fù xǐng
重新清醒。如:「民心复醒」。
分類:苏醒
《漢語大詞典》:复陈(複陳)
复杂的战阵。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官渡 之战, 太祖 使 峻 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絶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分類:复杂战阵
《國語辭典》:复除(復除)  拼音:fù chú
免除赋役。《汉书。卷九。元帝纪》:「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
分類:免除赋役
《漢語大詞典》:阳复(陽復)
(1).犹言一阳来复。宋书·礼志三:“太常 顾和 表曰:‘ 泰始 中,合二至之祀于二郊。北郊之月,古无明文,或以夏至,或同用阳復。’” 明 高启 《冬至夜喜逢徐七》诗:“雪明窗促曙,阳復座销寒。”参见“ 一阳来復 ”。
(2).比喻政治清明。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但政本未清,倖门未窒,殊未有以见阳復之效。”
《漢語大詞典》:一阳来复(一陽來復)
古人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每年至夏至日,阳气尽而阴气始生;至冬至日,则阴气尽而阳气开始复生,谓之“一阳来復”。见《易·复》 孔颖达 疏。 宋 王安石 《回贺冬启》之二:“伏以四序密移,一阳来复,气验管灰之应,官书云物之占。” 元 侯克中 《春前一日》诗:“岁月催人不易禁,一阳来復又成临。”
《漢語大詞典》:追复(追復)
(1).犹恢复。 唐 元结 《补乐歌》序:“今国家追復纯古,列祠往帝。”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旋坐失守,皆贬责,后追復官职。” 明 文徵明 《沈氏复姓记》:“自吾失姓来,恒惧不得追復其始,以斩先世之泽,貽辱先人。”
(2).指为已故遭贬的大臣复官。宋史·徽宗纪一:“己丑,詔追復 文彦博 、 王珪 、 司马光 、 吕公著 、 吕大防 、 刘挚 等三十三人官。”
《國語辭典》:复旦(復旦)  拼音:fù dàn
天明,再一日。无名氏〈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唐。白居易〈曲江早秋〉诗:「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复旦。」
分類:光明天明
《國語辭典》:复壁(複壁)  拼音:fù bì
二层的墙壁,中空,可以藏匿人或物。《后汉书。卷六四。赵岐传》:「藏岐复壁中数年,岐作厄屯歌二十三章。」《隋书。卷五五。尔朱敞传》:「敞再拜哀求,长孙氏悯之,藏于复壁。」也称为「夹壁」、「假墙」。
《漢語大詞典》:叙复(敍復)
获罪降职之官按后来的劳绩恢复职位。宋史·职官志九:“右常调转员外郎者,转右曹。内有出身自屯田,无出身自虞部,赃罪敍復人自水部转。”
《骈字类编》:岁复(岁复)
汉书律历志重耳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五鹿乞食于壄人壄人举块而与之子犯曰天赐也后十二年必获此土岁复于寿星必获诸侯后八岁釐之二十四年也岁在实沈秦伯纳之
《韵府拾遗 俭韵》:复玷(复玷)
曾巩谢史成受朝奉郎表养拙藏愚久已逃于常宪因人成事兹复玷于异恩
《國語辭典》:平复(平復)  拼音:píng fù
1.战争后回复到平安的状态。《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关中边远,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
2.复原。《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创作。疾平复,乃归。」《高僧传。卷九。竺佛图澄》:「澄乃取杨枝咒之,须臾能起,有顷平复。」也作「平服」。
3.平息。《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我昨日问他的,那事已经平复,仍旧立的是他二令郎。」
《漢語大詞典》:复被(複被)
絮有絮绵的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觉蒸闷,大呼欲出。女不听,以衾蒙之。少时,无声,启视,已絶。女坦笑不惊,曳置牀上,拭体乾洁,加复被焉。”
分類:絮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