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4,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征夫
短衣
士家
兵民
战士
边人
团结
戍兵
戍卒
休兵
振旅
老兵
贼兵
兵戎
选士
《國語辭典》:征夫  拼音:zhēng fū
1.远行的人。三国魏。王粲登楼赋〉:「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晋。陶渊明〈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称为「征客」。
2.出征的人。《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三国志。卷八。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陶谦》:「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松之注引《吴书》曰:「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寇难未弭。」
《國語辭典》:短衣  拼音:duǎn yī
短的服装,非儒者的衣服。《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传》:「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唐。司马贞。索隐:「孔文祥云:『短衣便事,非儒者衣服。高祖楚人,故从其俗裁制。』」
《漢語大詞典》:士家
魏 晋 时,职业士兵的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帝欲徙 冀州 士家十万户实 河南 。时连蝗民饥,羣司以为不可。”参阅 周一良 《〈三国志〉札记》
《漢語大詞典》:兵民
(1).指壮丁。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復闻籍兵民,驱以教战力。”
(2).士兵和民众。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
《國語辭典》:战士(戰士)  拼音:zhàn shì
兵卒或从事于战斗的人员。《三国演义》第九九回:「闻曹真发已踰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
《漢語大詞典》:边人(邊人)
亦作“邉人”。
(1).指驻守边境的官员、士兵等。国语·鲁语上:“ 晋 人杀 厉公 ,边人以告。” 韦昭 注:“边人,疆埸之司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张天锡 世雄 凉州 ,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 唐 王建 《送人》诗:“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 明 刘基 《关山月》诗:“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清 李基和 《登代郡城晚眺》诗:“西风落日声颼颼,风吹沙起边人愁。”
(2).指边民。汉书·匈奴传下:“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 唐 张籍 《陇头行》:“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边人父子夫妇,得免於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三:“ 宋 二帝北狩, 金 人徙之 云州 ,一日夜宿林下,时磧月微明,有边人吹笛,其声呜咽。”
《國語辭典》:团结(團結)  拼音:tuán jié
1.唐代的地方团练组织。《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唐纪四十一。代宗大历十二年》:「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
2.结合、组织。如:「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才能抵抗敌人的侵略。」
《漢語大詞典》:戍兵
戍守边疆的士兵。 前蜀 韦庄 《悯耕者》诗:“如今暴骨多於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宋 曾巩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臣尝议今之兵,以谓西北之宜,在择将帅;东南之备,在益戍兵。” 清 查慎行 《随猎归途》诗:“官马散随黄犊卧,戍兵秋较老农閒。”
《國語辭典》:戍卒  拼音:shù zú
旧时守边的军士。《文选。扬雄。羽猎赋》:「储积共偫,戍卒夹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默思失业途,因念远戍卒。」也称为「戍人」。
《國語辭典》:休兵  拼音:xiū bīng
停止争斗、战争。如:「时间已晚,今日暂且休兵,明日再战。」
《國語辭典》:振旅  拼音:zhèn lǚ
整顿军队。《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南朝梁。任昉〈劝进今上笺〉:「班师振旅,大造王室。」
《国语辞典》:老兵  拼音:lǎo bīng
1.年老的士兵。《三国志。卷四一。蜀书。费诗传》:「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2.久历戎马生涯的将帅自称。如:「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曾自称老兵。」宋。辛弃疾〈念奴娇。龙山何处〉词:「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漢語大詞典》:贼兵(賊兵)
敌军或叛军。亦指敌军或叛军的士兵。 宋 尹洙 《乞减省寨栅札子》:“盖缘贼兵数少,其寨栅亦可御遏。”《水浒传》第一○五回:“贼兵大败亏输。” 清 孔尚任 《丁廉使》诗:“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
《國語辭典》:兵戎  拼音:bīng róng
武器、军队。后用以比喻战争。《史记。卷二六。历书》:「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连横〈台湾通史序〉:「朱林以下,辄启兵戎。」
《國語辭典》:选士(選士)  拼音:xuǎn shì
1.选择优秀的人才。《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国之选士,必藉贤良。」
2.周代称由各地区甄选、推荐到中央的才秀人士。《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