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拼音:qiú shēng bù dé,qiú sǐ bù néng
想活活不成,想死也死不了。形容人被困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国语辞典》:陷入绝境(陷入绝境)  拼音:xiàn rù jué jìng
落入窘困险恶的境地。如:「她家逢钜变,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生活顿时陷入绝境。」
《国语辞典》:文修武备(文修武备)  拼音:wén xiū wǔ bèi
文,教化。修,修整。备,完备。文修武备指文治军事都已达理想境地。《孤本元明杂剧。十样锦。头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国语辞典》:无济无主(无济无主)  拼音:wú jì wú zhǔ
既没有人帮忙,也没有主意。形容到达绝境地步。《西游记》第一五回:「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
《国语辞典》:羊入虎口  拼音:yáng rù hǔ kǒu
羊落入老虎口里。比喻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必死无疑。如:「明知对方不怀好意,还一个人去赴约,岂不是羊入虎口?」
《国语辞典》:不败之地(不败之地)  拼音:bù bài zhī dì
不会被打倒的境地。比喻于竞赛中掌握绝对的优势。如:「董事长遭遇无数次的挫折与危机,如今总算于商场能立于不败之地。」
《国语辞典》:到达签證(到达签證)  拼音:dào dá qiān zhèng
一种入境时,在其入境地点给予核发签證的方式。
《国语辞典》:跳火海  拼音:tiào huǒ hǎi
形容进入极端险恶、危险的境地。如:「他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上刀山,跳火海,亦在所不辞。」
《國語辭典》:釜底游鱼(釜底游魚)  拼音:fǔ dǐ yóu yú
比喻处于危亡困境中的人。如:「他今天会成釜底游鱼,完全是你一手造成的。」也作「釜中之鱼」。
《漢語大詞典》:阨阱
陷阱。喻困厄的境地。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者祀》:“有斯世之责者,方将搔其芽而揠其心,窒其源而障其溃,岂可随俗接踵,陷於阨阱哉!”
《漢語大詞典》:黄金世界
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梁启超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前人以为黄金世界在於昔时,而末世日以堕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滇军政府讨满洲檄》:“西人称吾国曰黄金世界。” 鲁迅 《野草·影的告别》:“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漢語大詞典》:候坞(候塢)
边境地区伺望侦察敌情的土堡。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 任尚 遣兵击破 先零羌 於 丁奚城 。秋,筑 冯翊 北界候坞五百所。”
《國語辭典》:瓜田之嫌  拼音:guā tián zhī xián
比喻处在被怀疑的境地。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条。如:「为了避免瓜田之嫌,孤男寡女不宜独处一室。」
分類:怀疑境地
《國語辭典》: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黃河心不死)  拼音: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谚语)比喻不到完全绝望的地步,绝不轻言放弃。参见「不到乌江心不死」条。《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横竖我们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活地狱》第四回:「这些东西不到黄河心不死。刁先生,我这话可是不是?」
《國語辭典》:不见棺材不下泪(不見棺材不下淚)  拼音: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
比喻一个人非常顽固,如不让他尝到失败的后果,是不会认错或改正的。《金瓶梅》第九八回:「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受。」也作「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