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客阶
仪鸾殿
赤轩
弥楹
溜轩
卷棚
庌庑
孝棚
胙阶
三梆
《漢語大詞典》:客阶(客階)
指堂前西边的台阶。古代礼仪,宾客皆由西阶入堂,故称西阶为客阶。逸周书·尝麦:“宰乃承王中,升自客阶。”礼记·坊记:“子云:‘升自客阶,受弔於賔位,教民追孝也。’”
《漢語大詞典》:仪鸾殿(儀鸞殿)
宫殿名。 隋 大业 间有野雀飞集 宝城 朝堂前,有人为奉承皇帝,诈称鸾凤来临,因于其地建 仪鸾殿 。唐六典·工部·尚书:“﹝皇宫﹞其西北出曰 洛阳门 ,其内曰 德昌殿 ,北曰 仪鸞殿 。”参见“ 仪鸞 ”。
《漢語大詞典》:仪鸾(儀鸞)
(1).指 仪鸾殿 。唐会要·祥瑞上:“ 隋煬帝 好闻祥瑞,尝有野雀集於殿上……奏为鸞, 煬帝 不究直虚,即以为瑞,仍名此殿为 仪鸞 。”
(2).官署名。 五代 梁 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 宋 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新五代史·汉臣传·聂文进:“迁右领军大将军,入谢,召诸将军设食朝堂,仪鸞、翰林、御厨供帐饮食, 文进 自如,有司不敢劾。” 宋 黄庭坚 《观伯时画马》诗:“仪鸞供帐饕蝨行,翰林湿薪爆竹声。”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宋史·职官志四
《漢語大詞典》:赤轩(赤軒)
古代帝王殿堂前的平台。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二:“我朝讲制度,门籍反不存。近知贱丈夫,突入犯赤轩。陛官未暇执,呶呶何其諠。”
《漢語大詞典》:弥楹(彌楹)
布满厅堂。楹,厅堂前部的柱子,借指厅堂。《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西施 斥於北宫兮, 仳倠 倚於弥楹。” 王逸 注:“弥,犹徧也。楹,柱也。言 西施 美好,弃於后宫,不见进御, 仳倠 丑女,反倚立徧两楹之间,侍左右也。”
《漢語大詞典》:溜轩(霤軒)
殿堂前檐下的平台。 明 杨慎《送谢子佩》诗:“霤轩三进日,瘴海一麾辰。”
《國語辭典》:卷棚  拼音:juǎn péng
屋顶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将前后坡用弧线连接的建筑方式。也作「捲棚」。
《國語辭典》:捲棚  拼音:juǎn péng
屋顶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将前后坡用弧线连接的建筑方式。《金瓶梅》第二七回:「话说来保正从东京来下头口,在捲棚内回西门庆话。」《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著捲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也作「卷棚」。
《漢語大詞典》:庌庑(庌廡)
(1).廊庑,堂前廊屋。周礼·夏官·圉师“夏庌马” 清 孙诒让 正义:“庌廡之形,盖长广而卑,与‘廊’同。”
(2).厅堂;大屋。以喻博大。 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先生精研,思约理积;掉头庌廡,壼奥独闢。”
《漢語大詞典》:孝棚
在灵堂前临时搭起的供吊唁用的帐棚。红楼梦第一一○回:“从 荣国府 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糊了,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竪起。”
《漢語大詞典》:胙阶(胙階)
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宾主相见,以东阶为主人迎宾登堂之地。胙,通“ 阼 ”。荀子·哀公:“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杨倞 注:“胙与阼同。”
《漢語大詞典》:三梆
三次击梆木。封建时代官长坐堂前的信号。昆曲十五贯第八场:“伙计!发三梆了,大门上调原卷,二门上解犯人,太爷即刻要坐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