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崔九堂前
 
江南花落
 
花落江南
 
落花时节又逢君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案:范。】宅里寻常见,崔九【案:原注。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典故
堂前燕
 
朱鹊桥边
 
燕入乌衣
 
王谢堂
 
王谢堂前燕
 
王谢堂燕
 
王谢宅
 
谢堂双燕

相关人物
王导
 
谢弘微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金陵五题五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旧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子弟为乌衣诸郎。」
《國語辭典》:堂前  拼音:táng qián
1.父母。唐。皇甫枚《却要》:「伫立相待,候堂前眠熟,当至。」
2.宅内正房前面。《宋书。卷二九。符瑞志下》:「泰始七年四月戊申夜,京邑崇虚馆堂前有黄气,状如宝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只见堂前灯烛荧煌,三牲福物,正在那里献神。」
3.宅第之前。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苏轼 满庭芳。归去来兮词:「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國語辭典》:中庭  拼音:zhōng tíng
1.古代庙堂前阶下的正中部分。《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管子。中匡》:「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
2.住宅等建筑物中央的露天庭院。《文选。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南朝宋。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漢語大詞典》:檐楹(簷楹)
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羣鸟巢庭树,乳雀飞簷楹。”
《國語辭典》:紫荆(紫荊)  拼音:zǐ jīng
植物名。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十五公尺,树干中部以下不分枝。叶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花于三至五月时开放,花瓣五枚,不等大,近蝶形,红紫色,长约二公分。荚果红紫色,圆锥状扁平,十月成熟,种子扁圆形,平滑有光泽,暗褐色,直径四至五毫米。一般作观赏用,原产中国大陆。
《漢語大詞典》:庭阶(庭階)
(1).堂前的台阶。 马其昶 《〈濂亭集〉序》:“以上溯 文正 及 姚 、 方 、 归 氏,又上而至 宋 唐 大家,而至两 汉 ,犹循庭阶入宗庙而禘昭穆也。”
(2).庭院。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舞鸑鷟於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晋书·谢玄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庭阶耳。”
《國語辭典》:廊庑(廊廡)  拼音:láng wǔ
堂前东西两侧的厢房。《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西游记》第二回:「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
《漢語大詞典》:轩墀(軒墀)
(1).殿堂前的台阶。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臣等并预钧天,同观张乐,轩墀弘敞,栏槛眺听。” 清 赵申乔 《武功春日谒后稷祠》诗:“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庙 ,见轩墀促窄。”
(2).指厅堂。 唐 杜甫 《苦竹》诗:“轩墀曾不重,剪伐欲无辞。” 仇兆鳌 注:“轩墀乃富贵家厅事。” 清 许承钦 《古寺》诗:“或见虎倀驱部落,时闻梵妓舞轩墀。” 清 张元升 《坐友人东轩对月》诗:“故人有好怀,招我坐轩墀。”
(3).借指朝廷。新唐书·贾耽传:“臣幼切磋於师友,长趋侍於轩墀。” 宋 李纲 《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三表》:“岂进退去就之敢轻,盖规矩準绳之难合,轩墀将远,涕泪交零!”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为政之始,思厚儒风,轩墀近臣,思备顾问,如其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
《漢語大詞典》:前楹
殿堂前部的柱子。 唐 李白 《秋夕抒怀》诗:“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宋史·礼志五:“前楹施帘,设东阁殿后之左右。”金史·礼志五:“大乐署设登歌之乐於殿上前楹间稍南,北向。”
《漢語大詞典》:轩楹(軒楹)
(1).堂前的廊柱。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势压苍崖险可惊,攀云半日到轩楹。” 清 盛锦 《空舲峡》诗:“爱此民居壮,凌空驾轩楹。”
(2).借指廊间。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宋 沈辽 《春日中和堂》诗:“春风迎我咲,宛转入轩楹。” 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帘幙捲东风,翔集迁鶯贺燕;轩楹敞南岳,争看起凤腾蛟。”
分類:堂前
《國語辭典》:践阼(踐阼)  拼音:jiàn zuò
践,履踏。阼,阼阶、主阶。践阼指即帝位。《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也作「践祚」。
《漢語大詞典》:三鳣(三鱣)
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南朝 梁 简文帝 《司徒始兴忠武王诔》:“三鱣表服,二鹿随轮。” 宋 司马光 《赠太师文公挽辞》诗:“庭有三鱣集,门容駟马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三鱣集,一鶚翀,向鸡窗挥霓吐虹。”
《漢語大詞典》:阶戺(階戺)
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借指堂前。书·顾命:“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 孔 传:“堂廉曰戺,士所立处。”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有井朱夏时,轆轆冻阶戺。” 仇兆鳌 注:“上六见堂宇宽深,下六见堂前幽胜。” 清 郑燮 《七歌》之六:“萧萧夜雨盈阶戺,空床破帐寒秋水。”
分類:台阶堂前
《漢語大詞典》:堂阶(堂階)
厅堂前的台阶。宋书·乐志四:“茨草秽堂阶,埽截不得生。” 唐 杜甫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广文到官舍,繫马堂阶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前母 张太夫人 ,有婢曰 绣鸞 ,尝月夜坐堂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