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固节(固节)  拼音:gù jié
坚守志节。如:「忠臣遇动乱而能固节,留芳百世。」
《漢語大詞典》:矜节(矜節)
坚守节操。汉书·刑法志:“然皆干赏蹈利之兵,庸徒鬻卖之道耳,未有安制矜节之理也。” 颜师古 注:“矜,持也。”晋书·阮种传:“朝有矜节之士,则野无贪冒之人。”
《漢語大詞典》:固垒(固壘)
加固营垒。指坚守。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 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晋书·姚泓载记:“ 田子 等进及 青泥 , 姚绍 方阵而前,以距 道济 。 道济 固垒不战。”
《漢語大詞典》:守善
坚守善道。管子·内业:“守善勿舍,逐淫泽薄。”《汉书·刘向传》:“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守善篤也。”后汉书·郑均传:“议郎 郑均 ,束修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髮不怠。”北史·常景传:“守善於已成,惧愆於未败。”
分類:坚守善道
《漢語大詞典》:守盟
坚守盟约。 宋 程俱 《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惟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漢語大詞典》:挺操
坚守节操。 唐 元稹 《阳城驿》诗:“公云自挺操,事 殷 不事 周 。”
《國語辭典》:执行(執行)  拼音:zhí xíng
1.依法实施、实行。如:「执行监禁」、「强制执行」。《唐律。卷一。名例》:「今之典宪,前圣规模,章程靡失,鸿纤备举,而刑宪之司,执行殊异。」
2.依据计画或决议去做。如:「政策执行」、「这次的展演活动由他策划执行。」
《國語辭典》:埋根  拼音:mái gēn
埋根于土。比喻坚固不动。《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唐。章怀太子。注:「埋根言不退。」
《漢語大詞典》:守终(守終)
谓终身坚守不止。国语·周语上:“吾闻夫 犬戎 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汉 蔡邕 《陈太丘碑》:“资始既正,守终有令。”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
《漢語大詞典》:苦操
在艰难困苦中坚守的节操。 明 邵璨 《香囊记·寄书》:“看那牧羊还 汉 ,溃腹归 唐 ,苦操真难比!”
《漢語大詞典》:坚陈(堅陳)
亦作“ 坚阵 ”。
(1).坚固的阵势。六韬·军用:“陷坚陈,败强敌。” 晋 干宝 《晋纪·世祖武皇帝》:“ 沈莹 领 丹阳 鋭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阵。”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破敌必拉朽,不见坚阵横。”
(2).坚守阵脚或营垒。吴子·料敌:“此坚陈之士,可与持久。”
《漢語大詞典》:仗正
坚守正道。北史·崔光等传论:“ 光韶 居雅仗正,有国士之风矣。”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至若 齐 史之书 崔 弑, 马迁 之述 汉 非, 韦昭 仗正於 吴 朝, 崔浩 犯讳於 魏国 ,或身膏斧鉞,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漢語大詞典》:忍古
谓坚守古道。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四:“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摧。”
《漢語大詞典》:得道肥
谓坚守道义而心安理得。语本韩非子·喻老:“ 子夏 见 曾子 , 曾子 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 曾子 曰:‘何谓也?’ 子夏 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於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宋 黄庭坚 《元师自荣州来因复用旧所赋此君轩诗韵赠之并简元师法弟周彦公》:“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漢語大詞典》:六食
(1).六谷所作的食物。周礼·天官·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稌、黍、稷、粱、麦、苽,所谓六食也。”
(2).古代军事家为长期坚守城池所提出的一种节约粮食的措施:一斗粮食分为六份,每天吃两份,为一人三天的限量。墨子·杂守:“六食,终岁十二石。斗食食五升,参食食参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 孙诒让 间诂:“ 俞 ( 俞樾 )云:‘六食者,六分斗而食其二也,故岁终十二石也。’ 苏 ( 苏时学 )云:‘下言六食一升大半,是每日食三升有奇,以终岁计之,当得十二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