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坑洞  拼音:kēng dòng
凹陷的洞穴。如:「附近路面因施工造成许多坑洞,过往人车极为不便。」《小五义》第五八回:「原来是一掀席子,往坑洞里倒哪!」
《国语辞典》:蒙坑  拼音:méng kēng
大陆地区指蒙骗、坑害。如:「做生意蒙坑顾客是不会长久的。」
《高级汉语词典》:砂坑  拼音:shā kēng
在砂土中挖掘的坑,尤指作为取砂的场所
《國語辭典》:矿坑(礦坑)  拼音:kuàng kēng
为开采矿物所挖掘的坑穴。如:「煤矿坑」。
《國語辭典》:坑害  拼音:kēng hài
陷害、谋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天杀的窦家兄弟!坑害了我。」
《骈字类编》:坑涧(坑涧)
后凉录吕纂传纂游田无度荒耽酒色常与左右因醉驰猎于坑涧之间
《骈字类编》:坑烬(坑烬)
魏书刁雍传逮乎秦皇剪弃道术灰灭典籍坑烬儒士盲天下之目绝象魏之章箫韶来仪不可复矣
《漢語大詞典》:坑埳
即阬阱。后汉书·蔡邕传:“衰老白首,横见引逮,随臣摧没,并入阬埳,诚寃诚痛。”参见“ 阬阱 ”。
《高级汉语词典》:坑阱
深坑
《漢語大詞典》:坑阱(阬穽)
(1).泛指深坑。 晋 潘岳 《西征赋》:“儒林填於坑穽,煬而为烟。”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苟自古著述其昏若此也,则知 李斯 之设坑穽, 董卓 之成帷盖,虽其所行多滥,终亦有可取焉。”
(2).用以捕兽或擒敌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罾缴充蹊,坑穽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微染风尘,便乖肃正,坑穽殊深,疮痏未復,纵得免死,莫不破家。” 宋 苏舜钦 《舟至崔桥》诗:“余少在仕宦,接纳多交游,失足落坑穽,所向逢戈矛。”明史·叶旺传:“布针板沙中,旁设坑穽,伏兵以伺。”
《漢語大詞典》:坑洼
洼下去的地方。例如:积水坑洼。
低洼。例如:坑洼不平的小路。
分類:低洼洼下
《漢語大詞典》:水火坑
厕所的隐语。《水浒传》第六九回:“一个小节级吃的半醉,带 史进 到水火坑边。”参见“ 水火 ”。
分類:厕所
《國語辭典》:水火  拼音:shuǐ huǒ
1.水与火。比喻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品。《书经。大禹谟》:「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东观汉记。卷一六。郑众传》:「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
2.比喻烹调饮食。《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3.比喻灾难。《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承你从水火中搭救我出来,一天恩德未报,我万不能出家。」
4.比喻彼此不能相容。《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南朝宋。裴松之。注:「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
5.大小便的隐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亦且终日相处,这些细微举动,水火不便的所在,那里妆饰得许多来?」
《高级汉语词典》:跳坑  拼音:tiào kēng
跳高、跳远或撑竿跳等比赛项目所用的着地的地方∶是一个装满锯末或松软砂土的坑,用来缓和着地的冲力
《国语辞典》:坑厕(坑厕)  拼音:kēng cè
厕所、洗手间。《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以酒沃釜,以蜡代薪。锦步障大至五十里,坑厕间皆用绫罗供帐,香气袭人。」
分类:厕所
《国语辞典》:出火坑  拼音:chū huǒ kēng
比喻脱离危险的处境。《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这样一来,这岂不是我不曾提你出火坑来,反沉你到海底去了么!」
《分类字锦》:越坑
见上注
分类:博塞
《漢語大詞典》:陨星坑
大陨星陨落时以高速冲击地面爆炸后形成的坑穴。形状近似圆形。世界上已发现并被证实的有三百多个,其中最大的是南极洲威尔克斯兰德陨星坑,直径240千米。中国最大的陨星坑1984年发现,在吉林九台的上河湾,直径3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