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民歌五裤(民歌五裤)  拼音:mín gē wǔ kù
五裤,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民歌五裤指因施政措施良好,而百姓家有馀衣,乃称道高歌。《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裤。」
《国语辞典》:地头文书铁箍桶(地头文书铁箍桶)  拼音:dì tóu wén shū tiě gū tǒng
主管的地方官对本地的事物有绝对的权力,他的命令不可随意违反。《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令兄现在南京,谁人不知道?自古地头文书铁箍桶,总以当事为主。」
《漢語大詞典》:封建把头(封建把頭)
旧时勾结地方官府,依靠封建势力,把持一方或某一行业,剥削奴役工人和其他群众的人。如搬运行业、矿业的把头、包工头等。
《漢語大詞典》:抚字催科(撫字催科)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 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 阳城 事终须让他。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有差委奔走之事则长于办理,而抚字催科无一可取者;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
《國語辭典》:稿案  拼音:gǎo àn
昔日官府中专管文件收发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他又弄到一个带肚子的师爷,一个带肚子的二爷,每人三千,说明到任之后,一个管帐房,一个做稿案。」
《國語辭典》:红黑帽(紅黑帽)  拼音:hóng hēi mào
元、明时衙役所戴的帽子,分红黑二色,故称衙役为「红黑帽」。《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早,传齐轿夫,也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
《漢語大詞典》: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簸之揚之,穅粃在前)
(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 糠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文度 、 范荣期 俱为 简文 所要, 范 年大而位小, 王 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 王 遂在 范 后。 王 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范 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扬之,糠粃在前’云尔。”亦省作“ 簸扬糠粃 ”。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粃,殊为慙汗。”亦省作“ 簸粃 ”。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宋 林应炎 《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以余尝簸粃是邦也,合辞请志岁月。”
《漢語大詞典》:百城表
地方官的表率。梁书·乐法才传:“ 高祖 嘉其清节,曰:‘居职若斯,可以为百城表矣。’”
《國語辭典》:比卯  拼音:bǐ mǎo
旧时差役在定期内拘捕人犯。卯,官府差役于卯时依所登录名册点名,登录的名册即称为「卯簿」。比卯指百姓如有欠钱粮或缉捕盗贼时,便按卯簿派遣差役限期催缴或捉拿,如果限期内无法收缴或捉拿到案,便要拘衙受刑。《豆棚闲话。第三则》:「或有说钱粮拖欠,即刻去比卯救家属的。」也作「批较」。
《漢語大詞典》:抱儿当户(抱兒當户)
隐语。抱着小儿在门口。谓要求地方官开门恤孤。后汉书·庞参传:“﹝ 参 为 汉阳 太守,郡人 任棠 ﹞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漢語大詞典》:盗贼课(盜賊課)
古代考核地方官吏侦破盗案、捕获盗贼成绩的制度。汉书·尹翁归传:“京师畏其威严, 扶风 大治,盗贼课常为三辅最。”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盗贼课:“史记·酷吏传 武帝 作‘沉命法’,曰羣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寖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此 汉 世所名为盗贼课,而为法之敝已尽此数言中焉。”亦省称“ 盗课 ”。清史稿·李卫等传论:“ 世宗 以综覈名实督天下,肃吏治,严盗课。”
《國語辭典》:带肚子(帶肚子)  拼音:dài dù zi
1.女子怀孕。如:「如今他浑家带肚子,大小事情只好多将就她。」
2.旧日以金钱借与外任官,而随往任所,充当幕宾或仆人,倚其势以牟利。《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他又弄到一个带肚子的师爷,一个带肚子的二爷,每人三千,说明到任之后,一个管帐房,一个做稿案。」
《漢語大詞典》:辞见班(辭見班)
京官放外任、地方官进京,在朝廷辞别、谒见天子时自行序班,不与百官同列,谓之“辞见班”。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绪 就位, 攸绪 趋立辞见班中,再拜如常仪。” 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为外官赴朝辞,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见,其辞见者不与百官序班,自为班立,谓之辞见班。”
《漢語大詞典》:钱谷师爷(錢穀師爺)
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 瞿秋白 《鞘声·无用的人与东方文化》:“旧时的钱谷师爷,刑名师爷,秀才,举人的饭碗实在危险得不了。”亦称“ 钱粮师爷 ”。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
《漢語大詞典》:钱席(錢席)
钱谷师爷。 明 清 地方官署所聘佐助人员之一。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冥狱》:“ 藴辉 少读书不成,遂出门,习钱穀,游幕 湖南 。有 辰州府 瀘溪县 知县 黄炳奎 ,延为钱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