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豪氓
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太平广记卷三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家富於财,素为州里之豪甿。”
《漢語大詞典》:邑商
地方上的商人。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建设》:“海邑之民,殊无甚利,惟有邑商有愿行货海外者,较远人颇便。”
《漢語大詞典》:土政策
指地方上或小团体内部自己搞的一套规定。多指不合法或不恰当的规定。《文汇报》1985.11.30:“许多企业拿着地方和部门的一些规定(税务部门的同志把这些‘土政策’叫‘二号文件’),‘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拒绝补交偷、漏、欠款。”
《漢語大詞典》:盐义仓(鹽義倉)
地方上设置的公益盐仓。清史稿·食货志二:“近边设营仓,濒海设盐义仓,或以便民,或以给军。”
《国语辞典》:马屁拍在马脚上(马屁拍在马脚上)  拼音:mǎ pì pāi zài mǎ jiǎo shàng
奉承人没有奉承到恰当的地方上,反而犯了忌讳,自讨没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那官儿听了,方才知道这一下马屁拍在马脚上去了。」也作「马屁拍在马腿上」。
《国语辞典》:仕绅(仕绅)  拼音:shì shēn
地方上有钱有势力且具有相当知识水准的人。如:「乡民有了纠纷,往往请德高望重的仕绅出面调解。」
《漢語大詞典》:坐地虎
地方上的恶霸。犹言地头蛇。
《国语辞典》:地方火甲  拼音:dì fāng huǒ jiǎ
地方上负责巡逻、打更、治安、救火的差役。《金瓶梅》第二七回:「并责令地方火甲,眼同西门庆家人,即将尸烧化讫来回话。」
《漢語大詞典》:胳臂钱(胳臂錢)
旧时地方上的地痞流氓,向来该地谋生者敲诈勒索的钱财。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到 天桥 来下地,不肯给胳臂钱,又教恶霸打个半死。”
《漢語大詞典》:防汛兵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
《國語辭典》:护官符(護官符)  拼音:hù guān fú
能影响当地地方权贵的名单。《红楼梦》第四回:「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
《漢語大詞典》:霸衿
指地方上有权势的士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革官银匠》:“若其势宦霸衿,即低潮自封,银匠安能过问。”
《漢語大詞典》:保安团
旧中国地方上建的保安武装
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地方组织
《國語辭典》:地痞  拼音:dì pǐ
地方上不务正业、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并且你是个清白良民,他把那办地痞流氓的刑法来办你,便是损了你的名誉,还可以叫他赔钱呢?」也称为「地棍」。
《漢語大詞典》:破靴党(破靴黨)
原指地方上家境破落、品行不端而声气相通恃众闹事的士子。后亦泛指破落无赖的团伙。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三:“这些破靴党,更其是满嘴巴没半句正经,私门子,半开门,越是混帐的事情他们越知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