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地分 拼音:dì fèn
1.分封的土地。即领地。《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卷九六。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师皆有地分,不相统摄,宕昌即其一也。」
2.区域、地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分,日间求化。」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这几日于山顶上观见中原地分,旺气非常,当有真命活世。」
3.地步、情况。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呀!我直挨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
2.区域、地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分,日间求化。」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这几日于山顶上观见中原地分,旺气非常,当有真命活世。」
3.地步、情况。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呀!我直挨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狭小。如:「你这样心胸局促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
《漢語大詞典》:富春
(1).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泛指古 富春 地区。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 富春 。”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树色分 扬子 ,潮声满 富春 。” 元 张宪 《投赠周元帅十韵》:“ 恩波 城外柳,长拂 富春 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年年垂钓鬢如银,爱此江山胜 富春 ;歌舞丛中征战裡,渔翁都是过来人。”参见“ 富春江 ”。
(2).古县名。 秦 置, 汉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阳 。 晋 太元 中避 郑太后 讳,改名 富阳 。 五代 吴越 时复名 富春 , 宋 太平兴国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阳 。 三国 吴 曾为 安东郡 治所。 晋 陆机 《吴趋行》诗:“ 大皇 自 富春 ,矫首顿世罗。”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宵济 渔浦 潭,旦及 富春 郭。” 郁达夫 《西归杂咏》之八:“风月三年别 富春 ,东南车马苦沙尘。”
(2).古县名。 秦 置, 汉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阳 。 晋 太元 中避 郑太后 讳,改名 富阳 。 五代 吴越 时复名 富春 , 宋 太平兴国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阳 。 三国 吴 曾为 安东郡 治所。 晋 陆机 《吴趋行》诗:“ 大皇 自 富春 ,矫首顿世罗。”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宵济 渔浦 潭,旦及 富春 郭。” 郁达夫 《西归杂咏》之八:“风月三年别 富春 ,东南车马苦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