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北道
(1).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 玉门关 和 阳关 以西,大体经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过 葱岭 ,通往今 中亚 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 敦煌 取道 伊吾 ,大体经今 新疆 天山山脉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亚 和 西亚 。另据 唐 道宣 《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 伊州 经今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 凌山 ,通往今 中亚 各地的路线。 玄奘 赴 印 时,即取此线。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咏春柳》云:‘ 西湖 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咏春柳》云:‘ 西湖 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漢語大詞典》:土中
《漢語大詞典》:东国(東國)
(1).东方之国。上古指 齐 、 鲁 、 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 韦昭 注:“东国, 徐夷 吴 越 。”《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 ,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 张守节 正义:“东国, 齐 、 徐夷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 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 、 朝鲜 等国。 清 王韬 《〈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朝鲜采风录》:“命一等侍卫 狼曋 ,颁 孝昭皇后 尊謚于 朝鲜 ,因令采东国诗归奏。”
(2).东部地区。 春秋 时指 楚国 东部的 锺离 、 巢 、 州来 等地。《左传·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来 。东国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罢 赖 之师。” 杨伯峻 注:“ 楚 以东部地区为东国, 钟离 、 巢 、 州来 以及 赖 皆东国地邑。”
(3).指东都 洛阳 。国,都城。《书·康诰》:“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 洛 。”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 明 何景明 《寡妇赋》:“从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辙东国,逾 河 梁兮。”
(4).犹东方。指 亚洲 。一说,指 中国 。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 欧 ,一截赠 美 ,一截还东国。”
(2).东部地区。 春秋 时指 楚国 东部的 锺离 、 巢 、 州来 等地。《左传·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来 。东国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罢 赖 之师。” 杨伯峻 注:“ 楚 以东部地区为东国, 钟离 、 巢 、 州来 以及 赖 皆东国地邑。”
(3).指东都 洛阳 。国,都城。《书·康诰》:“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 洛 。”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 明 何景明 《寡妇赋》:“从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辙东国,逾 河 梁兮。”
(4).犹东方。指 亚洲 。一说,指 中国 。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 欧 ,一截赠 美 ,一截还东国。”
《國語辭典》:黄壤(黃壤) 拼音:huáng rǎng
《國語辭典》:黄土(黃土) 拼音:huáng tǔ
一种疏松、粉砂质的黄色土状沉积物。矿物成分多为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多孔隙,乾燥时坚实,遇水易散,抗蚀性弱。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乾旱、半乾旱地区。
《漢語大詞典》:仲氏
(1).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弟。《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郑玄 笺:“伯仲,喻兄弟也。” 高亨 注:“仲氏,二弟。”
(2).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诗·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高亨 注:“仲氏,古代长子长女称伯称孟,中子中女称仲,幼子幼女称叔称季。”一说指 春秋 卫 戴嬀 。参阅《诗经》毛传。
(3). 汉 末 袁术 占有 长江 淮河 下游地区,自称为帝,号 仲氏 。又称 仲家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用 河内 张烱 之符命,遂僭号”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术 以 袁 姓出 陈 , 陈 , 舜 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讖文云:‘代 汉 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 仲氏 。”
(4).指 汉 末 仲长统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呜呼! 尚生 不存, 仲氏 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李善 注引《后汉书》:“ 仲长统 ,字 公理 , 山阳 人也。性俶儻,默语无常,每州郡命召,輒称疾不就。”
(2).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诗·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高亨 注:“仲氏,古代长子长女称伯称孟,中子中女称仲,幼子幼女称叔称季。”一说指 春秋 卫 戴嬀 。参阅《诗经》毛传。
(3). 汉 末 袁术 占有 长江 淮河 下游地区,自称为帝,号 仲氏 。又称 仲家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用 河内 张烱 之符命,遂僭号”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术 以 袁 姓出 陈 , 陈 , 舜 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讖文云:‘代 汉 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 仲氏 。”
(4).指 汉 末 仲长统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呜呼! 尚生 不存, 仲氏 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李善 注引《后汉书》:“ 仲长统 ,字 公理 , 山阳 人也。性俶儻,默语无常,每州郡命召,輒称疾不就。”